近年来,领导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能力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成为脍炙人口的话题。不久前,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云南省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若干规定》,进一步说明加强作风建设不仅是提升政府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更是增进民生福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面对新形势、新局面,普洱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监督执纪的一个重点,从抓实日常监督入手,聚焦突出问题精准发力、靶向施治,采取明察暗访、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常态化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文山会海、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挖彻查“四风”顽疾,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作风建设既是攻坚战,也是攻心战、持久战,监督执纪是作风建设的有力武器,不仅要‘破’,更要‘立’。”该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道,在监督执纪的实践中,既要做到精准发力,对于那些顶风违纪、屡教不改的行为,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也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监督中发现的作风问题漏洞,及时完善制度建设。
“迎来送往少了,饭局应酬少了。同志关系更加清爽,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更加密切、服务群众更加用心……”
这是思茅区纪委监委强化纪律监督,严抓作风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近年来,思茅区先后开展“严纪律、正作风、强担当、提效能”专项整治行动、“干部能力提升年”行动等,全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得到明显好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饱满。
“当前,区委正全面开展‘抓作风、促落实、见成效’专项整治工作,以宣誓出征的魄力,下大力气对全区党员干部的作风突出问题集中开展一次彻底的大排查、大整治。”思茅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切实推动干部作风大转变、机关效能大提升、发展环境大改善。
走进镇沅县者东镇学堂村村委会,映入眼帘的是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4块标识标牌。
“以前,村委会内外墙上挂着各类牌子20多块,工作疲于应对,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为群众办事。”村书记向前来监督检查的纪检监察干部感慨道。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决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镇沅县纪委监委整治基层组织“滥挂牌”行动,是该市纪检监察机关以精准监督护航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实践举措之一。
围绕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促进基层减负增效,2024年,市本级发文同比下降24.43%,召开会议同比下降16.85%。市对县(区)和部门考核指标精减14项、减幅达28%,撤销市级议事协调机构318个,清理拆除村级牌匾和证明事项1.9万余块、72项,解除微信工作群1230个,清退规范借调基层人员118人。
“统一食宿、统一管理,非常方便!”近日,宁洱县两会召开,参会代表、委员们会议用餐统一安排在某酒店协助用餐点。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聚焦公务接待工作中的管理漏洞、制度空隙、监督缺位等问题,宁洱县纪委监委督促推动有关职能部门修订完善公务接待、协助用餐、差旅费报销等方案细则,利用现有食堂或接待点协助用餐点,积极探索推进“公务食堂”建设,进一步规范公务用餐,坚决破除违规吃喝的“局”。
常态长效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让过紧日子成为习惯是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以贯之的坚守。通过开展违规吃喝、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整治,过去一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发现相关问题240个,以点促面全面整改。共缴住宿、交通、伙食费2000余人次17余万元,批评教育11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9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51人,推动健全完善公务接待、“三公”经费管理等相关配套制度305个。
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墨江县纪委监委从抓“小作风”、盯“小切口”、见“小成效”入手,建立“纪委+人大+政协”联合监督机制,把各乡镇、各部门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情况与清廉普洱建设行动有机融合起来,找准问题、精准监督、传导压力,推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走深走实。
“澜沧县委教育工委原书记、县教育体育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杨彬违规收受礼品,借操办丧事违规收受礼金问题……”
节点就是考点,年关即是廉关,越是节假日等重要节点,纠“四风”越是一刻不能放松。澜沧县纪委监委紧盯重点领域、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采取明察暗访、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深挖彻查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公款吃喝、公款旅游、随意脱岗、违规操办婚丧喜庆等突出问题,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去年以来,共开展“四风”问题监督检查15轮次,立案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1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9人。
家风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更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家风正才能作风正、律己严、行得正。江城县纪委监委将家风建设和廉洁文化建设相结合,多点发力、常态长效开展廉洁家风教育,推动廉洁家风文化融入党员干部日常生活,促使党员干部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坚韧和执着,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普洱实践提供坚实的作风保障。(郭春祥 || 责任编辑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