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监督+服务” 西双版纳州护航旅居产业“流量”变“留量”

发布时间:2025-04-06 11:49:03   来源:西双版纳州纪委监委

“党建领航三曼强,纪委护航不走样。孔雀开屏二维码,扫出乡村振兴新气象。”近日,在省纪委监委举办的第二十期文明讲堂西双版纳主题展演中,小品《“三曼”花开》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这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纪检监察机关护航旅居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随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雨林生态与多元民族文化,正成为全国旅居客“向往的生活”目的地。“旅居热”给西双版纳经济发展带来红利的同时,大量游客的涌入,也考验着这里的服务保障水平。西双版纳州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定位,时刻将群众的关心关注放在心上,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旅居产业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监督+服务”双轮驱动,持续注入“廉动力”,把“流量”转为“留量”,推动旅居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景洪市曼空岱村,村民玉么的“西丽罕小院”见证了监督护航下的产业转型:“自从开了这个小院,我们家收入比原来单一的割橡胶翻了好几番。”2023年,在各级部门的联动推动下,曼嘎俭村3个村民小组组成“三曼乡村旅游综合体”,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文旅项目,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文旅融合的华丽转身。

“项目资金如何使用?村集体投资收益如何保障?”西双版纳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旅居产业项目多、资金量大、廉政风险高的特点,全州纪检监察机关聚焦重点领域开展精准监督,压紧压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责任,深挖细查乡村文旅项目建设进展缓慢、资金拨付不及时等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潺潺的溪流、望天高的大树、天然的蔓藤秋千、神奇的绞杀榕景观……”距离景洪市30多公里外的基诺山乡,近两年兴起了雨林徒步热潮。景洪市纪委监委找准监督切口,吹响群众家门口的“监督哨”,细化监督举措,围绕生态雨林康养、文旅新产品新业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旅游品牌等重点工程,与文旅、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建立健全信息互通、会商等工作联动机制,为加快打造“旅居西双版纳”品牌营造良好环境。通过“雨林徒步+民俗互动”等项目,让游客可以在专业向导带领下,学习辨认各类珍稀植物,了解其药用价值和其他用途,途中还能体验传统民俗游戏,于自然与人文交融中,收获独一无二的旅居记忆。

南糯山万亩古茶园与哈尼族风情相融,推出“茶+研学”“茶+民宿”项目,游客可亲手采制普洱茶,入住茶园民宿,感受“茶林里长出的村寨”独特韵味。勐海县纪委监委将监督“探头”向基层延伸,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常态化监督,定期开展现场走访,在推进民宿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规划管控,在民宿整体规划提升过程中最大限度保持原乡原貌,为民宿发展提供优质环境,也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你们觉得景区各项服务怎么样?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在勐腊县望天树景区,该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向游客了解景区设施建设、服务保障等方面情况。

“我们将监督融入日常、整改落到实处,才能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针对景区路线设置、收费公开、导游培训等方面,勐腊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机构“驻”的优势,通过列席会议、谈话提醒等方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旅游行业监管责任,提升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

为营造安全健康、文明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西双版纳州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各级文旅部门开展文旅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无证无照经营查处、旅游服务创优提质等专项行动,聚焦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社会治安、旅行社经营、餐饮住宿行业等重点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持续净化文旅市场环境。

从雨林秘境到城市街巷,从市场秩序到公共服务,西双版纳州纪委监委正以监督之力守护“旅居西双版纳”的金字招牌,让到这里的每一位旅居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周荣)

©中共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滇ICP备190044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