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洱大地清风劲,民生实事暖意浓。近期,大理白族自治州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监督执纪解民忧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庄严承诺,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云龙县供电局职工宿舍楼,16户居民手捧崭新的不动产权证喜笑颜开。这个困扰群众近十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县纪委监委“点题监督”机制推动下迎刃而解。通过组建自然资源、住建、税务等部门联合专班,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纪检监察机关以“室组局”联动监督穿透政策壁垒,系统化解不动产登记领域积弊,为全州破解同类问题提供了治理样本。
监督“探头”随着民生关切延伸。洱源县乔后镇纪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永新、大树等村因管网压力不足导致供水不畅,黄花坪、文开等村冬季频发管道冻裂。镇纪委建立整改清单,约谈职能部门负责人,推动实施管网改造工程。创新采用“整改过程跟踪+群众满意度回访”的滚动监督模式,确保清泉长流润民心。村民指着改造后的供水设施感慨:“再也不用寒冬腊月抢修水管了!”
道路出行安全事关千家万户。面对弥渡县大庄营村村民对“堵心路”问题的反映,县纪委监委启动“民生工程直通车”机制,通过现场踏勘、专题会商找准“症结”,督促职能部门将道路整修纳入优先事项。在群众自发参与、纪检监察机关全程监督下,排水沟修缮、路面硬化等工程高效推进,7处“问题路”完成蝶变。该县还举一反三开展全域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推动形成“发现——整改——预防”的闭环治理体系。
大理州纪委监委注重将监督效能转化为治理实效,构建起“系统施治+精准监督”的民生保障体系。通过乡村振兴领域专项治理,追缴违规外借集体资金,督促兑付惠民惠农补贴;创新基层监督模式,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末梢神经”作用,实现信访件办理全流程跟踪;推动建立“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工作机制,让民生诉求件件有回音。全州纪检监察机关正以“拧绳聚力”的担当,持续书写“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时代答卷。(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