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走进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城通往光禄古镇的福禄大道鲜花产业带上,数百个自动化温室大棚分立田间,28家花卉企业聚集现代花卉产业园区,随处可见工人们熟练地把一箱箱鲜切花装车,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天气变暖,蚊虫也随之增多,县里不仅联系了云南省农科院花卉所专家来给予我们技术指导,还在全县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极大地减少了花卉生产主体药剂施用量,还降低了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近日,姚安县某花卉企业负责人对前来走访的该县纪检监察干部说。
近年来,姚安县将花卉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支柱,以切花月季为主打产品的花卉产业实现了量和质的重大突破,并在设施标准、种植技术、质量效益、品牌创建等方面处于全省领先行列,成功创建省级现代花卉产业创业示范园。2024年,全县花卉种植面积达2.063万亩,年产鲜切花10亿枝,实现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8亿元。
产业要发展,离不开发展平台、项目资源、生产要素保障。姚安县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将护航花卉产业发展与清廉建设、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结合起来,紧盯项目招投标、项目审批、整合项目资金投入、利益联结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全链跟进、下沉一线,通过“点穴式”走访产业基地、花卉工人,以拉家常、同体验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着力整治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责任、作风和廉洁问题,为“美丽产业”注入“清廉因子”。
“除了一年四季常开的鲜切花,姚安还有集农业休闲、观光体验、美食品尝为一体的东方玫瑰谷,每年4月至5月,千亩玫瑰花竞相绽放,宛如一片花海,美不胜收,玫瑰花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采摘食用,加工制作成玫瑰饼、玫瑰酱、玫瑰茶、玫瑰汁等多种食品。”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监督护航的同时,县纪委监委督促相关部门深化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认真开展专项整治并按月开展调度,建立健全问题清单动态更新、督促整改、行业主管部门与经营主体“一对一”网格服务等工作机制,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紧盯群众和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问题和作风问题,形成“问题发现——督促整改——线索移交——通报警示”工作闭环,以“硬监督”助力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随着花卉经济蓬勃发展,姚安县以花卉产业为依托,发展“旅游+农业”新业态,推动花卉产业与康养旅居深度融合。针对花卉产业涉及的土地流转、资金使用、项目建设,以及电商销售、食用玫瑰加工等关键环节,姚安县纪委监委将监督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通过“‘室组地’联动+部门联合”,组建花卉产业专项监督检查组,以“部门自查+随机抽查+联合检查+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回头看’”等形式,对产销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等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干部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开展靶向监督。同时,建立健全“双月”监督清单,盘活县、乡(镇)、村三级监督力量,加强对推动花卉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等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级各部门扛稳政治责任、发挥职能优势,以精准有力监督助推“美丽经济”跑出“加速度”。
在监督推动下,相关部门一方面加强行业自律,坚持“三法三化”,深入项目建设、企业生产一线解决实际困难,及时破解出现的急难愁盼问题,优化营商环境;另一方面,结合职能职责,聚焦民生领域“小切口”,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如今,姚安国际花卉农特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已初步建成,进入试运营阶段,以“鲜花”为媒、以“康养”为果,推动乡村经济与康养产业双赢正一步步成为现实。(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