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余晖透过玻璃洒入室内,昭通市威信县旧城镇职工之家内欢声笑语不断。新建的乒乓球室内,职工正在展开激烈对垒;健身区崭新的跑步机上,几名职工正在挥洒汗水;阅览室内,一些青年职工专注地翻看着工会赠送的党史书籍……这个占地120平方米的职工活动阵地,如今已成为旧城镇政府职工休闲充电的“温馨港湾”。
职工之家从“沉睡”状态被唤醒,缘于威信县委第三巡察组对县总工会的一次巡察。
2024年上半年,威信县委第三巡察组下沉乡镇走访时,发现旧城镇职工之家不仅面积未达建设标准,其内部仅有的乒乓球桌也因缺少球拍、球网等配套设备无法使用。因室内设备不足、功能不全,该镇职工极少在此场所开展工会活动,储物架上积灰的档案材料与闲置桌椅混杂堆放,职工之家俨然成为杂物仓库。
“由总工会投入建设的职工之家为何长期闲置?”带着这个疑问,巡察组深入走访摸症结。原来,旧城镇职工之家选址时未严格执行规范标准,以致建设面积不能达标,后续又缺乏管理维护,设施设备渐渐陈旧,逐渐沦为闲置。
随后,威信县委第三巡察组向县总工会党组反馈了此问题,督促系统解决基层工会阵地建设不规范、管理不到位问题。“职工之家既是职工进行日常休息和开展活动的场地,也是基层工会联系服务职工的前沿哨所,必须让每个阵地都活起来、暖起来。”威信县委第三巡察组组长说。
收到巡察反馈后,威信县总工会党组立即组建工作专班推进整改,协调镇政府增补毗邻库房50平方米实现功能分区优化,投入专项资金增配台球桌、跑步机、动感单车等运动健身器械,更新“职工荣誉墙”“职工风采”等文化墙标识,多项整改措施一一落实,如今的职工之家焕然一新。
“现在这里才真正像我们的第二个‘家’,健身、学习都能搞定。”职工之家提档升级后,成了干部职工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此外,威信县总工会举一反三,创新建立职工之家“县总指导+镇工会管理+志愿者轮值”三级运维体系,明确标准化开放制度,并率先推行“职工点单”服务模式,根据职工需求动态增设阅读角等定制化服务空间,切实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吴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