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靶向整治“中梗阻” 构建“亲清”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5-04-10 09:09:58   来源:曲靖市纪委监委

走进云淀淀粉厂,只见拉运马铃薯的车辆络绎不绝。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清洗、切割马铃薯,生产加工淀粉,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感谢相关部门的帮助,现在锅炉燃料变更手续已经办好,我们终于能安心搞生产了。”云淀淀粉厂生产车间负责人高兴地对前来回访的宣威市纪委监委干部说。

近年来,宣威市纪委监委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围绕政务审批质效、涉企服务质量、助企纾困等方面,做深做实监督检查,强化全过程全链条监督,深入排查整治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务服务不作为、行政执法不规范等问题,靶向发力破除营商环境“中梗阻”,督促职能部门改进作风、提升效能,助力企业安心发展。

此前,宣威市纪委监委在与市政府督查室联合开展营商环境专项监督的过程中,云淀淀粉厂反映,厂里原有的两个烧煤锅炉即将达到检验期限,因环保要求锅炉不能继续使用,想通过改造升级的方式延长使用期限,希望尽快解决审批手续问题。

监督推动下,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及时下沉检查,对锅炉改造提出意见建议,政务服务部门实行“一个窗口受理联办”,从停工改造到重新审核,云淀淀粉厂仅用了40余天便办完全部审批手续,快速投产。

宣威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作用,通过“四不两直”方式,主动下沉企业生产一线,通过座谈走访等方式,了解行业主管部门工作作风、执法监管等情况,全面排查整治服务企业作风不实、吃拿卡要、权力寻租等违纪违法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纪法保障。去年以来,共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34件,党纪政务处分18人,典型案例通报曝光。

宣威市纪委监委坚持一线解难题,把监督“探头”架到办事窗口第一线,设立6个“办不成事窗口”,作为营商环境监测点,受理部门推诿扯皮、群众多次跑路未能办理等事项,反馈给相关部门限期整改,不断优化办事流程,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

聚焦构建“亲清”营商环境,宣威市纪委监委牵头制定《助推企业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推动各部门切实履行营商环境建设主体责任,聚焦惠企政策落实、政务服务、执法监管等关键点,细化明确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政商交往中的10类倡导、10类禁止行为,促进政商交往亲而有度、清而有为。(郭冬琼 || 责任编辑 田源)

©中共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滇ICP备190044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