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绿新绽,从姚安东山坡远眺,云层、群山掩映下,一排排光伏板在蓝天白云下依山势而列,一台台风能发电风机高高伫立在林海中,熠熠生辉的光伏板和不停地旋转的风机叶片为姚安的经济发展装上了“绿色引擎”。
风电、光伏产业是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也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姚安积极抢抓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产业基础、政策和空间区位优势,在这场“追风逐日”的竞赛中,让风力、光伏产业的潜在价值不断释放,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推动绿色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强化政策支撑体系。姚安县纪委监委将绿色能源示范区建设纳入政治监督护航行动,探索形成“联动+协作”“清单+台账”“反馈+督办”“激励+严惩”等工作机制,聚焦政策落实、立项审批、规划设计等关键环节。针对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研判、督促落实,同步建立问题台账、整改清单和追责问责清单,及时移交并督促相关责任部门限期整改,助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同时督促发改、财政、工信等部门,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出台涉企产业引导基金、金融服务、人才保障等系列政策,监督推动各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进一步畅通服务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通道”。
“在绿色能源项目推进过程中,不少事项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同步推进,一旦一个部门‘拖后腿’,就会耽误整体进度。通过靠前监督、一线监督,我们能够迅速了解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同步建立问题清单,及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姚安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设立营商环境监督员,按照“一项目一企业一专员”原则,对项目建设和企业反馈问题即时受理、快速处理。同时,建立抽查走访机制,每月随机走访有审批权限的职能部门、窗口单位及分包企业,推动职能部门全面施行“企业事项代办”制度,建立代办帮办服务系统,实现企业从“一事跑多窗”到“一窗办多事”的转变,为企业办理审批事项提供靠前精准服务。
“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优化政策服务方面有何建议?”近日,姚安县纪委监委督查专班工作人员走进官屯光伏项目建设基地,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座谈交流、问计问需,同心合力共同推进项目高效建设。要素保障“被动滞后”、服务流程“跟进脱节”、重点环节“监管不力”是工程项目建设容易出现的风险隐患,县纪委监委紧盯镇党委“三重一大”决策、项目推进调度等开展监督,聚焦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基础建设等重点领域,既查工作进展、又查干部作风,推动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制度机制、优化服务管理,为建设绿色能源示范区、打造“绿色能源牌”高质量推进营造良好环境。
清风护航,方能行稳致远。精准监督助推下,姚安县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不断被激活。9个风电场182台风电机组日夜旋转,总装机容量达36.1万千瓦,年实现产值5.84亿元;5个集中式光伏基地一块块光伏板集结成片,宛如梯田般连绵起伏,仿佛为山坡披上了“能量铠甲”,总装机达43.5万千瓦;分散式基地一排排太阳能光伏发电板静静地“躺”在屋顶上,给村集体经济送上“阳光收益”,成为村民眼里的“阳光银行”……
“姚安县光富、风好,绿色能源富集,推进绿色能源示范区建设有基础、有优势、有机遇。”姚安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聚焦“国之大者”,“全体系”落实责任、“全联动”监督检查、“全过程”跟进反馈,以更加有力有效监督保障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愈发强大。(马学能 || 责任编辑 王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