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峨山县化念镇的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员工住宿区,一条条水泥道路干净整洁,一栋栋住房错落有致,食堂、便利店、文体活动场所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呈现出一幅安居宜居的景象。
近年来,随着玉昆钢铁转型升级产能置换项目建设及中老铁路通车运营,各种资源要素不断向化念镇集聚,辖区内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骤增,房屋租金水涨船高,租房难、租房贵成为企业员工的烦心事、忧心事。
引才聚才,“住”是基本保障。峨山县委、县政府主动扛起主体责任,于2023年1月启动化念新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建筑面积约1.84万平方米,计划建设4幢258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企业员工“住宿难”问题。
为确保化念新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项目高效推进,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将该项目纳入重点监督事项清单,聚焦工程招投标、资金管理、施工质量监督等关键环节,综合运用列席相关会议、查阅台账、实地走访等方式精准监督、靠前监督、一线监督,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目前,该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相关服务配套设施以及硬化绿化工程正有序推进。
与此同时,该县纪委监委与住建等职能部门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动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将现有存量住房改建成2716套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保障人数5630人。这一举措不仅有效解决员工“住宿难”问题,还降低其生活成本,实现了从“忧居”到“优居”的转变。
“宿舍带卫生间,空调和网络这些配套设施都齐全,直接‘拎包入住’,我在这里住得满意,工作也顺心。”面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去年刚入职玉昆钢铁集团的员工小邓高兴地说。
近年来,峨山县按照“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化念镇为重点,整合资源,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和建设力度,加快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不断满足困难群众、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人员等群体的住房需求。2024年,全县改建转化保障性租赁住房2554套,被评为云南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优秀典型县。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下一步,我们将紧盯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项目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进一步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持续推动优化企业安居环境,让更多优秀人才在峨山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李瑞萍 || 责任编辑 王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