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津:监督为羊肚菌产业发展清障护航

发布时间:2025-03-05 09:07:05   来源:昭通市纪委监委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走进盐津县牛寨乡万和村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一个个黑色的菌棚错落有致。大棚里,随处可见密密麻麻的褐色“小伞”破土而出,菌香四溢,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成熟的羊肚菌。

“老乡,羊肚菌种植、管理过程顺利吗?销售方面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日前,盐津县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牛寨乡万和村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向村民了解羊肚菌种植、销售相关情况。

“今年我们扩大了种植规模,收成比去年更好,现在我们平均亩产约500公斤,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我们的羊肚菌都远销到了东北地区。”种植户刘某介绍道。

近年来,盐津县牛寨乡万和村依托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资源优势,以“村党总支+合作社+企业”的模式发展羊肚菌种植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土地流转、技术扶持、产销对接,2024年,该村羊肚菌种植面积达50亩,年产值约75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375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图为盐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牛寨乡万和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走访,了解惠农政策落实、涉农补贴发放情况。陈方/摄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监督跟进。盐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以“监督+服务”双轮驱动,紧盯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种植户面对面交流,走访调研,摸排产业生产中的农资需求、技术难题和政策落实堵点。督促乡农综站等职能部门拧紧责任链条,加强对技术指导、产销对接等环节的监管,确保集体经济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为羊肚菌产业发展清障护航。

针对特色产业发展资金量大、项目多、受益面广等问题,县纪委监委将特色产业发展纳入政治监督工作内容,充分利用“室组地”联动监督、片区之间交叉监督等方式,通过实地走访、督查回访对产业发展全过程动态监督,着力纠治政策落实、政务服务、诉求解决等方面存在的作风不严不实、工作打折扣、服务不主动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针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建立问题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涉及的相关问题线索,优先核查处置,做到严查快办,切实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陈方 || 责任编辑 吴刘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