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在县里的企业从事过工程项目方面的工作,这次报名应聘,主要是为了学习发达地区工作经验、先进技术,接触多元化的信息和观点。”近日,彝良县202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集中输送活动在彝良县发界安置区举行,612名务工人员乘坐免费“劳务直通车”前往浙江、江苏等地务工。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近年来,彝良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围绕“小切口”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惠民行动”,聚焦信息摸排、岗位开发、政策宣传、技能培训、帮扶困难人员就业、就业补贴发放等关键环节,紧盯稳就业、护民生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及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推进稳岗就业相关工作落实。
为有效破解招工、就业“两头难”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发挥纪检监察组“派”和“驻”的优势,延伸监督“探头”,督促县人社局等部门积极履职施策,加强返乡劳动力动态监测,摸排企业用工需求和就业需求,建立返乡动态、就业意向、帮扶需求“三张清单”,常态化与省内外人力资源机构对接,通过线上线下招聘会、媒体宣传和就业微信群,广泛发布优质岗位信息,切实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坚持做好“点对点”劳务输出、“一站式”就业服务、“春风行动”等服务保障工作,多点发力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
重点群体就近就业,能有效稳定和扩大就业成效,该县纪委监委还督促县人社局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机制,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就业困难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技能培训以及创业扶持,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就业重点群体就业。针对无法离乡的弱劳力、半劳力等群体,通过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和扶持扶贫车间,积极帮助就近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已投入资金1379万元,开发106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带动4200余人次实现就近就业。同时,依托扶贫车间,大力发展天麻、竹笋、花椒等特色产业,为易迁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助力1400余名劳动力增收脱贫。
在县纪委监委持续监督推动下,彝良县31.86万劳动力有28.21万人已实现就业,其中12.61万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2024年以来,已有641人成功转移到上海就业,为脱贫人口和三类监测对象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
“我们将持续多点协同发力,着力推动建立健全全链条式外出务工就业保障、定期跟进回访服务,为农村劳动力有组织转移输送工作提质提效做好监督指导,以清风护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在廉洁的轨道上高质量稳步推进。”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叶钰箫 || 责任编辑 王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