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小切口”监督护航交旅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05 09:30:23   来源:驻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

“这个服务区感觉非常漂亮,古树、清泉、奔涌的金沙江尽收眼底,起初我还以为是个旅游景点呢。我们在这里品尝到了多种当地特色小吃,整体体验非常棒。”近日,驻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在进行“体验式”监督时,四川游客对国道215线水帘洞服务区由衷赞叹。

近年来,驻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立足职能定位,整合“室组地”监督力量,聚焦服务区改扩建、安全、运营等方面,紧盯公路项目中易发多发的工程招投标、专项资金使用等廉政风险点,综合运用会商研究、检查督导、通报曝光、约谈提醒、走访等方式,贯通协同“四项监督”机制,压实相关部门责任,促进交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极大地影响游客的出行感受。比如,服务区供水是否稳定?充电桩设置是否足够?厕所是否保持清洁?工作人员是否使用热情、得体的语言?”驻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紧盯细微处,开展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体验式”监督。联动职能部门,开展“嵌入式”监督,通过列席会议、实地体验等途径,了解高速公路路况服务质量、服务设施建设标准。从工作作风入手,查找潜在的风险和薄弱环节,通过个别谈话、会商等方式,与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常态化的谈心谈话,深入了解相关工作人员是否遵守规章制度,是否存在玩忽职守、推诿责任、弄虚作假的问题。

针对服务设施基本功能不全、管理水平不足、服务质量需进一步提高等问题,纪检监察组将问题反馈至省交通运输厅及其职能部门,“台账式”跟踪问效,推动建设标准、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督促相关责任主体在设计阶段就将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元素纳入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服务区建设一并考虑,在生态敏感区域,设计建设生态步道、观景平台等低冲击的交通设施。

针对云南交通出行周期性强、时段集中,旅游群体人数众多的特点,纪检监察组在春节、五一、国庆及寒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组成“交叉”检查组和“推磨式”检查组,深入高速公路服务区、卡点,督促各责任主体调整优化地铁、机场快线的运营时刻,完善其他火车站、机场周边公共交通覆盖,提升出行接驳换乘效率,满足广大旅客经济便捷交通需求。

“在驻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推动下,我们制定了实施了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路况服务质量考评实施细则。明确职能部门的监管职责,打造‘平急两用’‘交旅融合’的综合服务区。”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交通运输“绿色人文”底色更浓,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带给游客的真实触感更有温度、更加具象。

在严格的监督和保障机制下,省交通运输厅加强了高速公路服务设施的建设指导工作,制定《云南省高等级公路服务设施监督管理办法》,联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出台了《云南省高速公路路况服务质量考评实施细则》。省公路局对普通国省道公路服务区进行升级改造,设置人性化服务设施,大滇西旅游环线、国道320及一条条绿美公路形成了一张张“流动的绿色生态名片”。省交投集团公司以“通道+”的思路推动全省路网资源和自然资源、口岸、园区、数智等融合发展,推动云南省超1万公里的高速公路里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成功打造出了一批百佳服务区、全国高速公路旅游特色服务区以及高质量等级旅游景区。

下一步,驻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将压实职能部门责任,持续深化“纪巡审”联动监督机制,督促探索交通支持旅游、远期旅游反哺交通的发展路径,并重点解决运营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确保监督成果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效益,让“交通线”真正成为带动乡村振兴、促进文旅消费的“共富线”。(责任编辑 吴刘继)

©中共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滇ICP备190044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