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咱们村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孝敬老人要在生前,过世了办得再风光,也不起作用”……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观澜街道碧色寨村委会“大树脚下”议事点,村干部召集村民就本村村规民约修改进行民主协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来。
推行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村(居)民公约协商议事机制,让群众说事、议事、主事是该村在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的一项有效举措。
在加强村规民约建设,做好村民议事的同时,蒙自市还从统筹基层监督力量规范基层小微权力、培育“廉洁文化”、以好家风促廉等方面,推动良好村风民风化风成俗。
此前,文澜街道起龙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发现有的租户未按时缴纳村集体商铺租金,存在集体资金流失的风险。对此,居务监督委员会向资产所属的居民小组组长发出预警提醒卡,督促小组立即整改,催缴欠租商户租金。
起龙社区原先是一个行政村,“村改居”后随着城市发展,社区成立股份制合作社,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目前有商铺、综合楼、农贸市场、宾馆、面条厂等80余处固定资产,通过资产出租、经营等方式,年收入达2400多万元。
“要守好起龙的集体经济,必须紧紧盯住租金收取和管理。”起龙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介绍,社区围绕“三资”管理,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制作集体“三资”管理流程图,梳理3大类23项流程清单,让社区干部看图办事、照章履责、规范用权。
针对村(社区)集体“钱袋子”问题,蒙自市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向监督对象发出预警提醒卡106份,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139个。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市纪委监委督促相关部门制定完善7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让村集体“三资”管理更加规范。村集体 “三资”管理规范了,村务公开透明,干群之间隔阂也少了。
在推进清廉村居建设中,该市还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教育、示范、熏陶和引导作用,培育清廉民风。结合新安所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人乡贤中的“廉元素”,挖掘从新安所“一条枪”走出去的古代廉吏萧崇业廉洁故事建设萧崇业纪念馆,成为该市廉洁教育的主要阵地。编排情景剧《萧崇业:新安所走出去的国之诤臣“四次却金”载〈实录〉》,将抽象的文字故事具象为鲜活、有趣的表达方式。结合少数民族文化特点,寓廉于景打造期路白苗族乡龙泉社区“清风润苗岭”廉洁文化公园,推动廉洁文化进入村寨,润物细无声。
家风促廉是清廉村居建设的重要支撑,该市以奉献精神、正气家风树立身边典型,润育清廉思想。深入开展“清廉家庭”评选、组织“最美家风”宣讲员巡讲,同时动员群众创作廉洁文艺作品,通过送文化下乡等活动巡演,以清廉家风建设带动村风民风转变。
“村居廉则治理顺,治理顺则乡村兴。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清廉村居建设在乡村振兴中夯基垒台、保驾护航的作用,有效激活群众监督力量,为基层治理注入‘廉动力’。”蒙自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道。(徐雪 || 责任编辑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