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纪实文学《玩“物”者》连载 | 在“交易”中迷失(三)

发布时间:2024-09-21 16:59:34   来源:中国方正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2016年,全国书画市场益发疲软,很多当代名家作品价格暴跌,画廊纷纷倒闭。一些整合后的画廊和公司,征集无法进入大型拍卖会的近现代名家作品,再组织小型拍卖,各类拍品价格不及之前的五分之一。沈士平及时点拨胡永德做新投资者:“我从事收藏书画作品这么多年,从没遇过这么萧条的市场,真是百年罕见的寒流。你如果有现金,这时候购进一些名家名作实属千载难逢之机。”胡永德被他说得动了心,遂大量购进。

研究书画市场动向的沈士平,也在研究胡永德:胡永德担任县委书记前,从自己手里购买书画最多的一个月未到50万元,当上书记两个月后迅速突破百万元以上,而且数量还在扩张。他的资金如何跟上呢?只能说“运作有方”。2016年是乡镇换届年,胡永德手头能一下子多出这么多购画资金,不消说有买官卖官现象。

沈士平不甘于现状,认定自己的囊中还有更大的进项空间,其推手就是胡永德。他乐此不疲地为胡永德出谋划策,助力运作:“现在这个价格空间不仅适合进入,若能有销售市场,也是大赚的好时机。”胡永德一点即明,有了上规模的藏品后,借机销售,成批出手,方可赚大。他自忖手中有画不愁卖,这比任何生意都来得雅、来得巧。他很快就有了方向,不再满足于仅仅是对书画的长线投资或零星收藏,而进行综合运作,及时把兴趣和重点转移到中国近现代名家和当代名家成批量的投资上来。要达此目标,他自然得借力沈士平,从他既有藏品和刚拍回的作品中物色,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亲兄弟明算账。

这样玩多了,胡永德还是感到了经济压力。而且本县目标大,影响也大,一时还难以找到合适、实力超群的“金主”。于是,除了零星重点推销外,他开始盘算如何寻找出处。恰在这时,交往了十五六年的邻县富商肖老板不请自来,就其豪华山庄如何提升档次之事问计于他。他有心聊到书画装修,“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并带肖老板参观了沈士平的藏品。对书画一窍不通的肖老板,私下里表达了购买和收藏之愿,并全面委托“书记行家”直接找沈士平商谈和把关。沈士平大喜过望,答应一定不以假当真、以次充好,价格适中。

胡永德精心设计,步步为营,分几个步骤进行运作。其一是全面装修。不仅请来名家给山庄的花园石头题字贴金,还在走廊大道两侧布满当代名家作品。从客厅字与画的交替搭配,到食堂、茶馆的墙体装裱,以及卧室通道的全面布置,山水、花鸟、人物、工笔、写意、楷书、行书、草书,各类画种和书法类型应有尽有。有墙的地方就有字画,加上金丝楠木装裱,琳琅满目,乍看就是一个艺术馆。而后,在他的特意邀约和亲自陪同下,领导和各方人士时来光顾,夸赞纷纭。

得来全不费功夫,第一波良好效应引起肖老板的巨大兴趣后,胡永德便开始诱导他进行收藏投资,并且一拍即合。所有书画作品皆由胡永德一人推荐,一人提供,一人定价。以前,胡永德向沈士平买字画,是在其新近拍来的一堆作品中挑,在成功鼓励肖老板投资后,他便由原来的“挑货”变成“定货”,还定出三条规矩:一是要名家大画,二是价格要低,三是对画廊积压的当代名家成批定购。在对真品的判断上,胡永德完全听信于沈士平,有时偶有反驳,但沈士平总能巧舌如簧,用一套又一套来说服。想到这些字画也不用自己出钱,胡永德也就没较真,只是强调把好质量关,沈士平每每也信誓旦旦。

就这样,胡永德从沈士平手里买走的大众收藏级拍品源源不断地流向肖老板的山庄,在彼时不景气的书画市场简直是个传奇。不少中小拍卖行征集到相应作品后,都纷纷提前告知沈士平或直接买卖。沈士平明白,自己能成为活跃在书画拍卖场上的“达人”,拜胡永德所赐。

每次交易,沈士平赚了钱,胡永德从中赚了差价和字画,肖老板也觉得享受到了“实惠”。

胡永德转手之物,不时夹杂着自己藏宝室里的东西。刚开始他拿多少,肖老板收多少,后来偶尔也调侃过一些自认的次品,有次就对胡永德的司机说:这些东西实在不好,下次不要再拿过来了。司机问要不要拿回去换?肖老板却说算了,胡书记已和我说好价了。

三个男人一台戏,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角色,勾心斗角,能暗箱操作,一时忙得不亦乐乎。

沈士平此前虽受处理,总还是保住了公职,理应比一般人常怀敬畏之心,却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不思悔改。身在公务员队伍却心在生意场,助纣为虐,把县委书记当作摇钱树紧抓不放,造成得小利、失大节、丧原则而犯新罪。

这是两次错误地踏进同一条河流的人,一直闹不清楚,究竟谁是谁的“提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