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精准发力——护航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发布时间:2024-05-01 18:26:17   来源:云南法制报纪检监察周刊

今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紧盯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扎实开展专项整治,督促各被监督单位种好“责任田”,持续发力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助力全省营商环境建设持续向好。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围绕依法履职、办事效率、工作作风等内容,对影响营商环境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向企业索要好处、收受钱物等吃拿卡要问题,促进政商交往更加向“清”“亲”方向发展。

同时,深化推进清廉云南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坚持开门搞监督,深入一线,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受理反映,对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研判分析,重点问题持续跟踪、解决处置和沟通反馈。同时,结合查处的违纪问题开展警示教育,持续释放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信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积极热情、干劲十足、倾注心力助推企业发展,破除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障碍,使各项惠及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地见效。

临沧市凤庆县选派作风护航员和法治护航员定期到企业走访,了解各部门服务企业情况及企业需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护航企业健康成长。

图为作风护航员(纪检监察干部)到某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走访。通讯员 杨成菊

为营商环境装上“廉引擎”

一城春风,半城紫嫣。

“太方便了,休息日也能办证!”商人楼先生周六到昆明市五华区办完营业证时这样说。这对长期在外奔波的他来说,节约了时间。他说,以前办证比较复杂,需要提供各种材料,遇到周末还要等两天才能办,现在周末能办事,太方便了。

像楼先生这样来云南投资的客商,已经切身感受到当地各种政策的利好和营商环境发生的变化。这也是昆明市五华区打通提高营商服务质量“最后一公里”的生动体现。该区政务服务管理局积极落实主责主业,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的政务服务。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群众,昆明市五华区打破政务服务传统时段,在深化政务服务“中午不打烊”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在全省首家推行政务服务“周三夜市”及“周六晨办”工作机制,为辖区群众和企业提供各种错时服务。

“涉及33个部门的776个服务事项。”开展政务服务“周三夜市”及“周六晨办”工作,意味着要改变33个部门原有的办事流程。在人、财、物等编制紧张的情况下,昆明市五华区合理统筹安排,科学合理调配,在高压之下,顺利完成这次“试航”。

“最终目的就是要创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昆明市五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企业的质量,驻区政府纪检监察组坚持常规监督与专题监督相结合,着力对窗口服务进行监督,有效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堵点”和“梗点”。

该纪检监察组利用重要节点和时间点,采取明察暗访形式,及时了解并掌握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当然,政务服务管理部门也不避讳监督检查,主动邀请纪检监察组全程参与,旨在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各类投诉。驻区政府纪检监察组把“解决问题”作为监督检查的出发点,力促解决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难点。

坚持“实”字托底求成效,始终把求实求效作为抓工作谋发展的落脚点。

“双塔片区KCXS2023-7号地块的成交,为2024年土地拍卖带来了‘开门红’。”这是日前昆明市西山区纪委监委在回访该区城市更新改造局时得到的回答。

在本次交易中,驻区住建局纪检监察组开展“嵌入式+全程式”监督,明确和细化各方责任,建立监督清单,排查风险隐患,激发了土地市场活力。

2023年,昆明市西山区以清廉云南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为抓手,搭建“1+6+8+10+N”联动监督机制,对全区资源配置、行政审批事项办理、资金补贴等服务企业重点环节开展监督检查,围绕事前、事中、事后建设开展全方位监督,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

“下沉一线‘听’、走访一线‘谈’、上下联动‘对’。”昆明市西山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说,去年全区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共梳理出12个重点项目,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经济建设、项目引进、政商交往等方面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50个,处置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31件,立案2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人,有力清除阻碍营商环境优化的“绊脚石”。

“要留得下稳得住。”据了解,昆明市为了让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顺利落地,市纪委监委把专项监督与常态监督有机结合,以“暖心行动”硬举措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深挖“小线索”背后的大问题、“小反映”背后的大背景,强化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实现查、改、治贯通融合,为昆明营商环境装上“廉引擎”。

助推创业“软环境”提升

四月芳菲,乌蒙勃发。

在拥有百万人口的昭通镇雄,全县以劳务输出实现增收致富的“打工经济”,仅在2023年就达271亿元。

但当地政府并不满足于这样的成绩,而是瞄准人力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产业兴、政策优、要素活的返乡创业就业平台,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先后到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寻找多年在外从业的五金工、缝纫工、水晶工等20万镇雄籍技能人才,推进返乡创业。

其中就有2016年大学毕业的朱邦,他返乡后成立镇雄工作无忧人力资源公司,先后开发了“西南招聘网”“蜂鸟零工”线上服务平台,申请了4个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建设运营2个标准化零工市场,目前公司业务覆盖5个县区,就业合作区域含上海、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累计服务求职人员10余万人次,企业年营收达700余万元。

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不仅带动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组团式”返乡创业,也直接推动了人力资源行业创业的热潮,这离不开纪检监察机关的助推。镇雄县纪委监委综合运用“室组地”联动协作机制,紧盯审批权限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政商关系不清爽、首问首办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推动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助力提升回乡创业“软环境”。

为了让回乡的游子安心立业,该县纪委监委综合研判营商环境形势后,全面梳理33家县直部门职能职责、政务服务、行政审批、业务流程等方面内容,汇总制定960项政务服务、重点审批事项清单。把监督聚焦到公职人员在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招商引资、行政执法、政商关系等关键环节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问题上,让监督提质增效。

目前,全县共回引1.48万家创业主体回乡经商,带动2.05万人就近就业,有力促进了“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型驱动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这为农村劳动力从“向外输”到“往回引”起到了助推作用,帮助3.53万人在家门口创业、在家门口就业、在家门口致富,也为全省打造了人力资源创业“样板”。

营商环境好不好,经营主体最有发言权。

“综合接件窗口由原来的117个减少到63个,节约率46.15%,行政成本大幅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在昭通城北的“市民之家”,昭阳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将原来“摆摊设窗”的受理模式改成“一窗受理”,实现“受”“办”分离,有效解决了各部门窗口忙闲不均、阶段性办件拥挤等问题。

昭阳区纪委监委聚焦政务服务“放管服”改革,以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专项监督为切入点,采取“点穴式”“体验式”等监督方式直插一线,直奔便民服务大厅各个重要“点位”,聚焦群众投诉件、信访举报件处置情况等展开监督检查,压实党组主体责任,抓住监督的“牛鼻子”,实现了全程全域监督。

“破除传统‘自接自审’模式可能存在的隐性壁垒。”该区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人介绍,“一窗受理”运行近半年,共受理办件1.5744万余件,完成物料流转4936次,统一出件1.3124万余件,政务服务平台好评率达100%,已为多家重点企业提供专业服务220余次,项目审批时限大幅缩减。

护航全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苍山有情,大理有约。

“一街赶千年,千年赶一街。”大理三月街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盛会,也是云南最为古老而繁荣的贸易集市。

在三月街集市,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正对各个领域开展巡查,查看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标价等情况。当好营商环境“店小二”,为节日营造祥和气氛,大理州纪委监委靶向发力,督促相关部门深入一线走访,为商家纾困解难。针对走访过程中商家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以“问题”为工作“着力点”,开展全覆盖、全过程跟进监督,以监督倒逼责任上肩、作风转变,破除企业发展“中梗阻”。

这是大理州把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和措施根植于心、落实于行的缩影。

一直以来,大理州纪委监委聚焦惠企政策落实、政务服务、执法监管、政商关系等关键点,围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营商环境、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作风整治等方面,主动靠前监督、下沉监督、精准监督,并建立监督清单,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护航全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仅如此,该州纪检监察机关还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向影响营商环境优化的各类作风问题“亮剑”,大力整治政令不畅、推诿扯皮、执法不公、漠视群众诉求等行为,通过曝光、剖析、追责等手段,不断促进作风转变、效能提升。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关键之举。

“目前,投资4.2亿元的万硐山露天采场采剥设备大型化一期项目、投资3500万元的新建地面混装炸药制备站项目、新建110千伏输变电项目等已完成……”鹤庆县北衙片区多金属循环利用百亿元绿色产业园建设捷报频传。

鹤庆县纪委监委对涉及重大工业项目、招商引资的重要事项和在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提出措施、限时解决、重点督办,打出“驻企蹲点”、专项整治、以案促改等监督“组合拳”,鹤庆产业园区加速要素保障,成为大理州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推动下,弥渡县采取领导包抓、专班推进的方式,加大园区内项目落地必要的土地、林地等生产要素保障,已完成签约项目62个,落地产业园区35个;宾川县通过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强化对企业的指导帮助,逐步形成“引得来”的比较优势、“落得下”的承载能力、“建得快”的推进机制、“长得大”的发展沃土……

大理州围绕建强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创新链,着力把产业园区打造成地域经济发展高地,促进产业集群集约集聚发展。2023年以来,全州持续推进园区水、电、气、路、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各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全州6个园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36.5亿元,在建项目15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7.5亿元,同比增长65.1%,跑出了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鲜明提出“六个坚持”的重大要求,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地要以营商环境之“优”,谋高质量发展之“进”,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为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作出云南贡献。同时,要将“清廉企业”建设与产业项目建设、改善营商环境、锻造清正干部队伍等工作相结合,从群众的期盼中,找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办成一些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让“云南营商环境”的招牌底色更亮、成色更足。(汪波  陈艳坤  李雅静  陆友维  唐禄忠  李静  杨自坚  冉家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