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公元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市夏县)人。
司马光于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直谏忠臣
司马光秉性刚直,在从政中始终坚持原则,举荐贤人,斥责奸人,也敢触犯龙颜,宁死直谏。
仁宗得病之初,皇位继承人还没有确定下来。群臣怕触犯皇上忌讳,都缄口不言。而司马光却当面和仁宗说起此事。仁宗虽然没有怪罪他的意思,却迟迟不下诏书。司马光再次给仁宗上书,言明利害关系。仁宗看后大为感动,不久就立英宗为皇子。
英宗并非仁宗的亲生儿子,只是宗室而已。司马光料他继位后,一定会追封他的亲父母。后来英宗果然下令让大臣们讨论应该给他的生父什么礼遇,唯司马光一人上书说:“为人后嗣的就是儿子,不应当顾忌私亲。濮王应按照成例,称为皇伯。”这一意见与当权大臣的意见不同。御史台的6个人据理力争,都被罢官。司马光为他们求情,没得到恩准,也请求与他们一样被贬官。
司马光一直坚持原则,被称为“社穆之臣”。宋神宗也感慨地说:“有像司马光这样的人常在我的左右,我就可以不犯错误了。”
安邦治国
人才、礼治、仁政、信义是司马光安邦治国的根本措施。他说,修心要有3条要旨:仁义,明智,武略;治国也要有3项要旨:善于用人,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西戎部将嵬名山打算帮助朝廷捉住敌人李谅祚。司马光上书反对,他说:“嵬名山的兵力不足,未必能捉住李谅祚。即使侥幸得胜,治标不治本,以后还会产生另一个李谅祚,这就成了我们的祸患。”皇帝没有听从司马光的意见,从此西边狼烟四起。
公元1071年,王安石为相,在政见不同、难于合作的情况下,司马光请求担任西京留守御史台,退居洛阳,专门研究历史,想将几千年的历史兴衰得失编写成一本既系统又简明扼要的通史,以便从历史的兴衰成败中提取治国的经验。
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司马光把自己创作的史书《历年图》25卷呈献给英宗。过了两年又呈上《通志》8卷本。英宗看后,非常满意,要他继续写下去,并下诏设置书局,供给费用,增补人员,专门进行编写工作。司马光深受鼓舞,召集了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共同讨论书的宗旨、提纲,并分工由刘班撰写两汉部分、刘恕撰写魏晋南北朝部分、范祖禹撰写隋唐五代部分,最后由他总成其书,由其子司马康担任校对。
神宗即位后,认为《通志》比其他的史书更便于阅读,也易于借鉴,就召见司马光,大加赞赏,并赐书名为《资治通鉴》,说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还亲自为此书作序。神宗还将颖邸旧书三千四百卷赏给司马光参考,写书所需的笔墨纸砚以及伙食住宿等费用都由国家供给,给司马光提供了优厚的著书条件,同时也促进了这部史书的编修工作。到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此书终于完稿,连修订在内共用了19年时间。
该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编年体通史,记述了1362年的历史,全书共294卷,且记事简明扼要,文笔生动流畅,质朴精练,不仅可以作为史学著作阅读,有些篇章也可作为文学作品欣赏。
以俭养德
司马光一生清廉简朴,不爱钱财。仁宗时,施行高薪养廉制度,朝廷对司马光有不少赏赐,但他分文不取。如仁宗诏赐司马光金钱百余万,珍宝丝绸无数;元丰七年12月,神宗降诏奖谕司马光,“赏与银、绢、衣和马”等。但史料记载,这几次赏赐司马光都没有要。仅有一次,英宗将仁宗价值百余万的遗物颁赐群臣,司马光获得近千缗,他左手进右手出,将全部所得都交给了谏院做公使钱。
司马光一生不喜华靡,“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司马光的宅第简陋,仅可避风雨。更为可贵的是,司马光不仅自己以俭养德,而且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家人。
司马光从小浸润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他的启蒙老师就是他的母亲聂氏。一次,他和一群小伙伴在庭院玩耍,一个同伴不慎掉进大水缸里。其他孩子吓得慌忙逃走,而司马光却砸缸救了人。又一次,司马光想吃青核桃,却剥不开皮。姐姐试了试,也剥不开。女仆见了便把青核桃放在开水里烫了一下,皮就被剥了下来。姐姐回来问他皮是谁剥下来的?司马光说是自己剥的。在场的母亲看得一清二楚,便教育儿子:“谁剥开了核桃皮是一件小事,可撒谎却是一件大事。一个人即使才能盖世,品德残缺,一生也将无用武之地。”
在母亲的教诲下,司马光德才超众,通贯古今,十九岁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宰相,他的母亲聂氏功不可没。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