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组巡好了这条机耕路,种地的老百姓再也不用肩扛手挑啦!”春耕时节,晋宁区夕阳彝族乡小夕阳村的唐大哥骑着农用三轮车走在平坦的机耕路上,看着黄灿灿的油菜花,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事情还得从去年8月晋宁区委对夕阳彝族乡党委及下属10个村党总支开展巡察说起。
“大哥,你的三轮车怎么不开进去,还要一趟趟地挑玉米出来?”巡察组工作人员小余看着挑着俩箩筐玉米的唐大哥,好奇地问道。唐大哥一边将玉米倒进路边的三轮车,一边调侃:“路倒是有了,但就是一条人走都崴脚的路呀。”
随即,巡察组带着疑问,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上这条机耕路,越走眉头越皱。泥土夹杂着少量碎石子的路,经雨水冲刷后,形成一个个泥坑,两边的土沟杂草丛生,堵塞了沟道,让原本4米宽的路面变成不足2米的小道,1米的沟渠变成狭窄的泥泞坑塘。别说旋耕机、犁田机、三轮车等农机,就连村民正常通行都难以保障。这一问题,让原本就缺乏青壮年劳动力的小夕阳村丫租村,增加了更多的闲田荒地。
“机耕路是农田耕作便利的基础,也是影响群众增收致富的必要条件。机耕路变‘泥泞路’的问题必须立即解决。”当晚组务会上,巡察组组长态度坚决地要求道。
第二天,巡察组兵分两路,一组继续实地查看丫租、小绿溪等6个小组机耕路,另一组来到村委会了解情况。
“丫租村小组分别于2019年、2021年进行机耕路建设,共投资40万元,但大部分路面未铺碎石,目前破损严重,雨季群众农业生产运输很困难,夕阳村委会大部分灌溉沟渠都为土沟,经常堵塞,特别是张安村大中沟,反映多次未解决。”夕阳村党总支书记李某某介绍道。
“乡上了解情况吗?”杨组长接着问。
“了解的,乡农科站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的干部还一起实地查看和测量过,但要彻底改造机耕路最少也要50万块钱,村上没钱,乡财政也无资金来源,就一直搁置了。”李书记无奈的说道。
“农田水利建设受益的是群众,要发挥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嘛。彻底改造机耕路目前做不了,但堵塞的沟渠、路上的坑塘,村上还是可以引导村民自己修修的,也不至于沟越堵、路越烂。”杨组长建议。
“这个我倒是从来没有想过,就想着等上级支持,是我工作思路狭窄了。”李书记惭愧不已。
农时不等人,群众所想所盼就是巡察工作的重点。针对机耕路破损问题,巡察组一边积极协调乡政府,将问题反馈给夕阳村党总支,一边指导村组发动群众筹工筹劳倡议,督促村党总支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
“机耕路建设是关乎我们自己生产生活的大事,我是村干部,要走在前、带头干,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我是老党员,家里有除草机,不要工钱,连人带机器免费出工……”巡察反馈后,丫租村就机耕路修护事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最终,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们也积极投入到机耕路的修缮中。
与此同时,夕阳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立即组织村组对机耕路、沟渠垮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并于去年12月联合夕阳村委会清掏了张安村、丫租村沟渠,修缮丫租村破损机耕路。在乡政府的组织、村组干部的号召、群众的共同参与下,仅用2天时间就回填被雨水冲塌的机耕路100多米,完成机耕路、沟道修缮300多米,惠及村民52户160余人。
“丫租村机耕路修缮,形成了从‘干部等、群众看’到‘干部带动群众一起干’的良好局面,不但解决了农作物耕作运输的难题,还提高了群众参与推动巡察整改的积极性、主动性,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晋宁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晋宁区委巡察办 雷丽萍 熊艳 || 责任编辑 陈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