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府之国四川,神秘莫测的三星堆,折射出中华远古文明的辉煌历史,实证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闻名于世的都江堰,滋润出富庶绵长、烟火人间的幸福长卷。图为成都市区建筑物以及远处的西岭千秋雪。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汉代织锦护臂,国家一级文物,织有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展现着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融合荟萃、各民族命运与共的历史。 (资料图片)
嘉宾:王学斌(中央党校“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项目组首席专家、文史教研部中国史教研室主任)
张军(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
曲柄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实践,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大意义。本网与中央党校“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项目组合作,特约请专家进行解读。
一、统一性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的合奏曲,也是中华文明的大基调
王学斌: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的重大意义,有着非常明确的强调,即“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不难看出,统一性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的合奏曲,也是中华文明的大基调。
张军:这个判断是对中华文明本质的深刻洞察。放宽视野,综合考察决定历史走向的各种因素,就能发现其中历史之长期的合理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可以从以下几个因素来认识。
一是中华文明的地理基础。中国处于欧亚大陆的东端,西面有喜马拉雅山和帕米尔高原为屏障,东部是漫长的海岸线,太平洋一望无涯,波涌际天。北方则“幕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戈壁沙漠以及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葱岭等雪峰横亘,“山路艰危,壁立千仞”,古人视为畏途。从整体来看,中国地理条件有其统一性。从北、西、南向中原辐辏而自成一个自然区。中国地理条件整体的统一性和政治形势有密切的联系,它是维系国家统一的自然基础。地理条件的独特性,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统一影响很大。这种地理的内向性是形成国家统一和疆域完整的决定性条件之一。所以,中华文明以统一为正轨,实有天候和地理为支撑。
二是大一统的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内心深处。何谓统一,统于一也。公元前221年,秦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实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度量衡,推行郡县制,奠定了维持中国统一的文化与制度基础。自秦以后,历史虽统一与纷争交相更替,但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在长期的政治实践的基础上,中华民族也拥有足够的智慧去化解统一进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顿。既能用中适时,随时以行,在努力追求天下一统的过程中,客观看待其艰巨性与曲折性;又能守经用权,和而不同,看到统一的必然性;也能充分认识到统一的差异性。大一统的政治体系与文化体系不断发展、扩大与成熟,一方面支配和规范着历代传统政治实践,另一方面也成为传统政治运作的至上原则和价值理念。“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由此衍生出的“兼容并包”的气魄格局、“亲仁善邻”的价值传统、“协和万邦”的和合理念等,鲜明体现中华文明的气质、气度、气派。
三是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有学者指出,中华文明实际是在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等地理范围内展开并结成的一个巨大丛体。这个丛体内部,各地方文明都在各自发展。在彼此竞争、相对独立的发展进程中,又相互交流、借鉴,逐渐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我们将之概括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
曲柄睿:先秦时期,许多思想家都呼吁结束诸侯国林立的局面,建立起真正的大一统王朝。比如荀子说,倘若能“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就能建立一个太平世界。孟子则直接解释,天下将“定于一”……思想家们的主张反映了民众的共同愿望,就是建立一个统一且稳定的中央政权。自先秦以后,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核心理念深入人心。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国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文明产生、发展的历史,既是国内各民族交汇融合的历史,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历史。
中华文明内各民族和各地域文化和而不同的平等、开放、包容、融合的情形,塑造了文明本身的大同之境。因其开放,故而多元;因其包容,故而稳定;因其平等,故而和平;因其融合,故而持久。中华文明在自身永不停歇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延绵不绝,成为世界上罕见的自古至今未曾断裂的文明系统,更成为人类历史上具有启示意义的和谐发展典范。
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保持着对共有历史文化的认同
王学斌:可以说,漫长中国历史中,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张军: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建立和形成,一方面体现为民族之间有矛盾和斗争,但又有互相联系和日益接近;既存在和建立过不同政权,又日益趋向于政治的统一和建立统一的国家。中国数千年文明史,国家总是在统一、纷争而又复归于统一的轨道上运行着。实际上,每一次的统一都不是简单的历史重复,每一次纷争也不能简单地视之为历史的倒退,而是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落后向进步的螺旋式发展。每一次新的统一,都有新民族融合于统一多民族国家之中,都有新的土地得到开发和利用,生产力提高、社会进步、民族发展、国家领土不断拓展,最终凝聚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从秦汉的统一到魏晋南北朝的变局,再到隋唐的统一,五代宋辽金西夏的对峙,再到宋元明清的统一。多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统一体。
总之,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泱泱大国,其疆域与统一,数千年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这样一个宏伟的现象,在世界民族与国家之林中,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
纵观历史,多少个疆域辽阔,称霸一时的大帝国,像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自称“日不落”的英帝国,最后都衰落了,土崩瓦解了,有的甚至烟消云散了。而中国尽管历经数不清的内乱与外患,却始终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延续下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不但没有分裂,而且是日益团聚,形成了相互认同的中华民族。
曲柄睿:中华文明所发明的语言文字、天文历法、哲学思想,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文献传统、学术精神和思维方式,也从商、周以来延续至今。比较而言,欧洲和亚洲大陆西部、南亚次大陆各文明古国的文化传统,却被新兴或外来的文化所拦腰斩断。欧洲直到文艺复兴以后,才开始重新寻找古典精神和古代文明。中华文明虽也同样经历过种种考验,却始终连贯如一,凭借语言文字的延续和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延续不曾断绝,表现出了在世界范围内的独特性。
中华文明的自信,根源于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认同。中华文明的发展,建筑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团结与民族互助基础之上。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能经受住长久的考验。历史上看,中华文明同样遇到过新兴文明与外来文明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中华文明并未如同欧亚大陆上的其他古文明一样,或者僵化停滞,或者保守不前,而是积极交流对话、吸纳融合,提升了自身的生命力,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培育了自身的创造力,增强了自身的向心力。
中国作为独立政治实体未被中断,以及中华文明作为文明体系未被中断,这两个世界历史意义上的独特现象,蕴藏着丰富的道理,有着深刻的启示。具体来说,这与中华文明本就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统一复合体有关,也与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开放和包容,不停地自我更新有关。不同历史时期的各个民族,既丰富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贡献了本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又保持着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保持着对共有历史文化的认同。上述两个方面,是中国和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精神保证。
三、在中华文明的变迁发展中,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
王学斌: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源自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各民族依托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彼此深度交流,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源自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在历代共同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各民族牢固树立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更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曲柄睿:中国古代历史就是一部多民族的统一历史和不同地域的统一历史,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它大致经历了各民族的内部统一、地区性的多民族统一和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的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中国凝结为一个牢固的整体。
中国一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多民族文化的复合体,将各民族联系在一起的是共同的历史记忆。至晚东周时期,炎帝、黄帝已被诸夏尊奉为先祖。《国语·周语》记载,周灵王太子晋提到一些诸侯国“皆黄、炎之后也”。至西汉司马迁撰《史记》,更是将炎帝、黄帝描述为华夏和匈奴、越等民族的共同祖先。西汉褚少孙补《史记·三代世表》,则明确使用了“黄帝子孙”一词,谓“舜、禹、契、后稷皆黄帝子孙也”。“炎黄子孙”观念,或者说炎黄祖先认同早已形成,并非近代的产物。
汉代以后,北方少数民族逐渐进入中原,他们一方面学习汉文化,另一方面又将本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注入汉文化之中,由此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包容、兼收并蓄的格局。十六国北朝时“炎黄祖先”观念被诸多边裔民族接受。《十六国春秋》《晋书》《魏书》《周书》等文献记叙十六国北朝君主自认炎黄苗裔。这代表着一种深刻的文化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也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结合成紧密的整体。
重视历史修撰是中国的传统。后代王朝记录前代历史的行为,代表了一种主流的态度。以明、清两朝为前代元、明修史为例,前后两个政权的建立者族属不同,但是却表现了立足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意识。明朝统治者肯定元朝的历史贡献,也能正视元朝的历史教训,关注的是兴衰成败的道理,而非民族彼此的界限。清朝统治者同样清楚且主动选择接续修史这个中原王朝的传统。可以说,统一的历史文化认同,重塑了民族关系;寻找和重建共识,胜过了强化彼此的差异。
张军:这种经济上的一体化、文化上的一体化必然要求政治上的一体化,统一性就是这种文明格局的内在属性与必然要求。所以,中国国家进程的多元化造就了成熟的统一的国家模式。自先秦以来形成并在秦汉以后得到加强的关于中国统一王朝的观念,有效地在许多重要历史时期抵消了多元化的疆域政治格局所带来的影响。中国历史的基本国情,就是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国,融汇为中华一统实体。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在中华文明的变迁发展中,统一性是其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特性,为我们传承好发展好中华文明注入了固本培元的思想力量。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崛起,皆以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为先导和基础。只有创造新的文明形态,国家实力的强大才能转化为文明上的兴盛。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高擎中华文明火炬,走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道路,以赓续传统、面向未来的精气神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