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独家讲述奋战在土耳其地震重灾区的故事
深度关注 | 跨越山海的生命驰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
橙黄色冲锋衣叠成了方块,朝上一面肩背处印有银色反光字样“中国救援”,一件件整齐码放在地板上;紧挨着,是反光雨衣、急救包、GPS手表袋、小型望远镜袋……
“电子仪器设备都已经拿走检修入库了,这些还在清点整理中。”在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的室内训练场馆,中国救援队队员陈兴达边走边向记者介绍。走到一排黑色背包前时,他俯下身拿起一个:“出发时还是崭新的,现在完全看不出新了。”
灰土、泥点、磨损,背后是一场跨越山海的生命驰援。2月6日,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发生强震,造成重大伤亡。应急管理部派出中国救援队82名队员,前往重灾区土耳其哈塔伊省安塔基亚市执行搜救任务。历时10天9夜,中国救援队累计派出救援人员21批次、308人次,搜索评估建筑87栋,排查总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共营救被困人员6人,搜寻遇难者11人。
作为搜索救援的骨干力量,中国救援队此次有50人来自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在他们平安回国后,记者走进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驻训基地,与队员们面对面,记录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的故事。
星夜出征,千里驰援土耳其地震重灾区
通过互联网,土耳其地震的画面几乎第一时间传遍全球。
2月6日,农历正月十六,中国救援队队员潘照虎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家中调休。“收到震级推送时,我和爱人说:这么大的地震,我们很可能要去救援。”
地震的消息也在第一时间引起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支队长王墨的注意。他当即中断正在举行的支队会议。随后,他立刻要求支队内的中国救援队队员立即由日常灭火救援模式“切换”到中国救援队模式。
“中国救援队是一支常备力量,但凡国内外发生5.0级以上且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的地震,我们都会快速启动应急响应,整理装备、清点人员,随时做好出发准备。”中国救援队队员毕洪一说。
当日傍晚,特勤支队接到上级部门的预出征任务指令。深夜,潘照虎乘火车回京归队。
2月7日,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出发,飞机飞行10小时、8000多公里后,于当地时间2月8日4点30分抵达土耳其阿达纳机场。此行,中国救援队共携带了21吨搜救、通信、医疗等救援物资和设备。“机场卸货员工凌晨还没上班,救援时间紧迫,队员们自己上阵装卸货物,通关后乘大巴车前往哈塔伊省安塔基亚市。”毕洪一说。
高速路上架设了分流路挡,来往车道上,响着警笛的救护车、前往灾区的大型工程车辆和救援车辆不断从身边驶过。驶入哈塔伊省,陈兴达从车窗向外看:成片的房屋整体倒塌,上下层楼板堆叠在一起,受灾的人们在废墟上、马路边徘徊等待……从事消防救援工作已有12年,尽管去过大大小小的灾难现场,但如此严重的联排式房屋坍塌并不多见,这让他感到,“救援比预想的还要困难”。
安塔基亚市地处丘陵地带,房屋依山而建。地震发生后,市区房屋大片倒塌,加之余震不断,摇摇欲坠的建筑物随时发生结构变形,这也给搜救工作增加了难度和风险。
2月8日下午1点多,中国救援队到达位于哈塔伊体育场的营地。这里远离城区,周边平坦,降低了余震可能带来的风险。与当地应急部门对接后,负责后勤保障的队员留下安营扎寨,先遣队、行动队火速出发展开救援。
从营地到救援区域仍有数公里,受地震影响,部分道路被中断,大型器械、工程车、救护车将原本狭窄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到达任务区域附近后,我们经常只能下车背上救援装备,徒步赶往作业点。”潘照虎说,有一次他一路小跑近半个小时,衣服全部被汗水浸透了。
争分夺秒,打通废墟中的生命通道
“避开那些倾斜的建筑,注意脚下道路缝隙,戴好头盔。”从营地出发前,王墨再三提醒执行搜救任务的队员们。
中国救援队的第一个任务区域,是一栋8层倒塌楼房的废墟。2月8日下午6点左右,当地救援人员找到中国救援队副队长赵洋,称在废墟中发现一名孕妇,尽管已用10余个小时打开了洞口,但废墟内情况复杂,营救被迫中断。
眼前是成片的废墟,整座大楼犹如被压成了“饼”。孕妇所处的位置是倒塌废墟的中间部位,床、席梦思等软体把坚硬的水泥从她周围隔开,她被困在了楼房的夹缝中。“这属于叠层式坍塌。”毕洪一说,强震导致建筑物梁、柱、板大量重叠,救援人员需要层层打通,边前进、边加固,最终到达被困者位置。
打通一条“生命通道”需要专业的救援技术与时间。他们先勘察建筑物四周,随后爬入狭小的洞口,观察通道结构,评估是否存在二次坍塌危险。情况基本摸清后,中土救援人员共同制定了营救方案。
一边破拆钢筋、清理障碍物,一边加固支撑、稳定结构。救援极耗体力,为了提高效率,中土双方交叉轮换作业……2月9日凌晨1点30分,“生命通道”终于打通,救援队员们围聚成一个“传送带”,小心翼翼地向外移送着担架上的孕妇。
这是中国救援队展开作业的第一个救援现场,也是营救出的第一位幸存者。孕妇被抬上救护车后,队员们稍稍松了口气,用手轻轻拍着同伴的后背,分享喜悦。
争取时间就是拯救生命。中国救援队全体队员分为3组,两组上阵、一组休息,24小时轮番不间断开展救援。
营救孕妇的同时,潘照虎和陈兴达正在同一条大街另一端的一处楼房废墟搜寻生命迹象。“可能是敲击声、呼救声、雷达信号,也可能是当地人提供的线索,都是生命迹象可能存在的信号。”潘照虎说,他们先从废墟顶部开始打洞,运用探测仪反馈的信息,向下逐层搜索可能被埋人员。
叠叠相压的楼板间,生存机会极其渺茫,任何一点生命的迹象都像希望的火苗,有时燃起,有时又很快熄灭。
入夜后,天气又变得愈发寒凉,加之湿度较大,体感温度低至零下10℃。在灰尘和砂石的包围下,在余震不断的威胁下,队员们争分夺秒,连续作战,体力几乎耗尽。有一次,陈兴达连续工作了10多个小时。“我主要用电动凿岩机破拆打洞,靠臂力控制,一层一层去打,打的面积也比较大。回到营地后,我想喝点水吃点东西,结果左手就一直在抖。”
凌晨4点30分抵达土耳其,次日凌晨3点多才第一次休息,毕洪一连续工作了近1天1夜。“时间不够用,大家都抢抓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想着再多救一会儿。”中国救援队队员郭栋说,按计划,每组队员工作4到6小时就应回到营地轮换休整。但是,一处救援没结束,他们就不会撤回来,连续救援10多个小时是常态。
不抛弃不放弃,并肩作战创造生命奇迹
当地时间2月10日中午,在安塔基亚市德米尔布肯街区,土耳其救援人员在一处废墟听到了微弱的求救声。由于现场条件复杂,当地救援队向中国救援队求助。
代表静默指令的哨声吹响,全场瞬间安静,为搜寻工作创造最佳环境。现场,人们屏息凝神,期盼生命奇迹的发生。
陈兴达和队员们用雷达生命探测仪一处处排查搜索,直到探测仪屏幕上出现红色斑点——“在这附近!”
被困人员位置基本确定,中国救援队尝试把音视频探测仪伸进缝隙查看,然而,两米多长的探杆始终无法靠近被困者。队员们凿开废墟顶层的楼板,徒手清理出一个孔洞。陈兴达蜷缩着钻进了孔洞,试图离被困者更近一些。
“我是救援人员,能听到我的声音吗?”陈兴达使尽力气朝废墟下喊话。
声波顺着探测仪传向废墟深处,深处传回了一丝微弱的回应!被困人员被埋压在一个弹簧床垫旁,中国救援队和土耳其救援人员轮番上阵,破拆混凝土、切割钢筋、移除砖头瓦砾……
洞口越开越大,陈兴达终于看到了被困者的手。刚一碰到她,就被她一下子紧紧握住了。
营救通道初步打通后,陈兴达为她盖上了一条毯子。“角磨机切割会产生火花,天也比较冷,毯子可以保护她。人被埋压了这么久,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需要照顾,避免二次伤害。”
此时,距离地震发生已过去107个小时。“震后72小时是救援黄金期,但只要被困者不放弃、搜救者不抛弃,希望就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兴达一度哽咽:“这个时候,你能看到人可以多么坚强。”
经过3个多小时,在中土双方救援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被困女子成功获救。被抬出废墟时,她不停对救援人员说着“谢谢”。
“感谢中国的朋友们!”记者从一段现场视频中看到,被困女子被抬上救护车后,当地救援队员集体鼓掌,向中国救援队表达敬意。10天9夜并肩作战,中土救援队倾力合作,让生命奇迹得以发生。
走在街上,当遇到曾经共同作业的各国救援队,大家会停下来彼此打招呼。还有一些曾经被营救的幸存者家属赶来当面道谢。中国救援队队员张玙在2月13日的日记中写道:“当地人特意拿来一袋橙子,他说:‘你们为我们做了这么多,请让我们也做一些表示感谢。’”
24岁的土耳其小伙阿斯穆·埃尔多,是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的大三学生,也是中国救援队的随队志愿者司机。他每天开车载着中国救援队员从营地出发,前往现场执行搜救任务,并一同参与救援。“看到中国、土耳其还有其他许多国家的救援队在这里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地拯救生命,我很难描述这种感受。”阿斯穆说。
守望相助,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接受采访时,队员们身着中国救援队队服,队服右胸口贴着印有英文“INSARAG”。“这枚标志,代表我们是一支通过了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伍能力认证的队伍。”毕洪一说。
2018年,我国第二支重型地震灾害救援队伍——中国救援队正式组建。作为直属于应急管理部的国家级应急救援机动力量,中国救援队按照管理、搜索、营救、医疗、后勤5个方面组建,主要承担地震及地质灾害、洪水、台风、冰冻等自然灾害事故救援,以及其他涉及国计民生的突发事件跨区域、跨国境救援任务。
“这是我们去法国参加格锐德国际绳索救援大赛的照片,获得了‘亚洲优秀救援竞赛奖’”“第三届金佛山绳索救援交流赛和第二届格锐德国际绳索救援大赛亚洲赛,都是‘团体冠军’”……走过训练馆的一面展示板前,陈兴达如数家珍。
2019年10月,中国救援队迎来最严格的“大考”。联合国城市搜索与救援咨询团组织来自14个国家20名国际测评专家对中国救援队进行5方面147项考评。经过长达40小时的模拟救援,147项考评全部顺利通过。
按照国际惯例,一支国际救援队从成立到接受联合国测评最短准备时间是2年,而中国救援队仅用了1年时间就以优异成绩通过测评,拥有执行跨国救援的资质。
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科学高效的救援能力,得益于持之以恒的备勤训练。挖掘机起重机操作、绳索技术、无人机飞行、潜水、危化品处理……据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副支队长岳馨介绍,队员们练就了“十八般武艺”。“除了参加日常辖区消防战备备勤外,中国救援队每年组织两次72小时实战演训,还要参加一次亚太地区国家线上救援流程演练,演训均模拟真实国际灾害发生后的跨国救援场景。”
回到北京后,队员们直接归队。“我们有两重‘身份’,既是中国救援队队员,代表国家实施人道主义救援;也是一名普通的消防员,有火必救、有险必抢、有难必帮。”潘照虎告诉记者,火灾扑救、各类灾害事故抢险救援是主责,全队按照24小时执勤备勤要求,时刻做好响应集结的准备。
2月16日,乘机离开土耳其前,郭栋发了一条朋友圈,配图中有开裂的沥青马路、歪斜倒塌的楼房,也有蔚蓝的海岸、笔直的棕榈树和远方与云天相接的雪山:“希望这里早日恢复往日的浪漫,再见土耳其。”
在机场送别救援队时,土耳其外交部地区协调员伊斯马伊尔表示,深深感谢中国救援队的辛勤工作。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刘少宾表示,中国救援队来土开展救援,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了中土两国人民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友好情怀,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田园从事消防救援事业近18年,曾参与百荣世贸火灾扑救、增援河南抗洪抢险等灭火抢险救援战斗5000余次。这次执行国际地震救援任务,田园学会了一句土耳其语。“yardim,意思是需要帮助、救命。这次救援,我记住了这个词,也记住了在废墟里渴望生存的眼神,记住了泥泞的手鼓出的掌声,记住了每次救援成功后现场的欢呼。这些,正是中国救援队全体队员为之奋斗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