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曾用如此深情而自责的语气歌颂母亲。母爱就像来自南方的风一样和煦,吹拂着如枣树嫩芽的孩子们,孩子们茁壮成长的背后,蕴藏着母亲养育儿女不尽的辛苦操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为重视孝这一美德,儒家十三经中有一部《孝经》,孝被中国人视为人之为人的根本,而在历代诗歌中也有不少歌颂母爱的诗。这些诗质朴无华、感情充沛,令人感动,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白居易写了不少歌颂母爱的诗,且常以自然生灵作比。他的一首《燕诗示刘叟》说燕子“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以燕子筑巢、哺雏、教飞等过程,描写母亲哺育孩子的不易。儿女羽翼丰满,展翅高飞,却置母亲于不顾,“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白居易此诗,意在讽劝那些不顾父母痛苦而独自远走高飞的儿女,要念父母之恩,尽孝要从自身做起。
在绝句《鸟》中,白居易道出“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孩子离开了母亲,那便是一场人间悲剧。这样的人间悲剧在《母别子》诗中展开,事业有成的将军,要停妻再娶妻,并带走自己的孩子,母子被迫分离,此时的母亲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命运,而是两个年幼的孩子,她放心不下,忧思重重。诗以母亲的口吻写出,“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令人闻之凄然泪下。
人皆言母子连心,母亲总是为儿女倾其所有,而儿女却无以为报。韩愈曾写《谁氏子》诗,来劝阻一个欲赴山修仙的青年,“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提出,对于这种置老母亲于不顾的人要予以惩罚。
清人蒋士铨出游庐陵等地,岁暮赶回家中与母亲团聚,母子久未见面,母亲该有多么思念孩子。蒋士铨的一首《岁暮到家》写出了此刻母亲的关怀:“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面对母亲的声声关切,诗人仿佛回到了少年时刻,觉得温馨不已,但却不敢将在外的艰辛告诉母亲,怕的是母亲心疼,其诗语浅情浓,心理活动勾画得极为真切。
古时,交通不便,山川迢遥,有时一走就是一年半载,离别让思念更浓,让关心更稠。最有名的颂母诗,当推唐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诗是回忆早年离家时,母亲为自己缝衣的场景,由此歌颂深挚的母爱,这首诗题下自注道:“迎母溧上作”,只要能朝夕侍奉母亲,就是人间最幸福的事。
王安石在历史上的形象向来是刚猛直行,但写到母亲也柔情似水:“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儿行千里母担忧,杜宇即杜鹃鸟,古人认为其叫声似“不如归去”,这也是母亲对漂泊在外的孩子的呼唤,何时能归家?
清人黄景仁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晚上要辞母外出,看到母亲依依不舍,他留诗感慨:“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儿女无论走多远,只要母亲还在,儿女就永远不会是无根之人。
世间痛苦无过“子欲养而亲不待”。宋人与恭乃出家人,他写下一首感人的《思母》:“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寒霜把芦花摧残,意为母亲去世,柴门再望不到那守候的身影,又想起去年接济老母的情景,而如今却不能了。该诗用语平淡,讲述的也是平常事,却有痛彻心扉之感。唐人陈去疾有一首《西上辞母坟》:“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夕阳西下,形单影只,母亲的唠叨竟成奢望,回首时已寻不见来处,怎不使人黯然神伤?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母爱不求回报,只是付出,涵养了每一个生命最深处的柔软。生而为人,珍惜当下,感恩母爱,慰抚她们日益增长的白发与皱纹。(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