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纸无驴

发布时间:2023-05-12 09:43:38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南北朝时期的学者颜之推撰写的《颜氏家训》是中国家训史上的重要著作,里面谈了很多教人读书写文章的道理。其中《勉学》篇有这样一句:“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说的是邺城这地方,有个熟读四书五经的博士,要到集市上去买驴,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得立下契约才行。付完钱后,博士要求卖驴人写一份契约,卖驴人不识字,请博士代写。他洋洋洒洒写了三页纸,都没提到应该写的“驴”字。卖驴人等得不耐烦,轻蔑地说:“你只要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我卖了一头驴子给你,收你多少钱,不就完了?干吗还没完没了写了整整三张纸?”围观的人哄笑不已,博士也自觉没趣,忙牵着毛驴灰溜溜地走了。颜之推举这个例子,是希望自己的后代不要效仿当时流行的文风,“问一言辄酬数百,择其指归,或无要会”,“使汝以为师,令人气塞”。

北宋初年有一个叫赵邻几的文臣,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直史馆、知制诰等职。他自幼好学,知识渊博,善写文章,每次构思,必正襟危坐,一下笔就数千言。他写的文章对仗工整,结构缜密,受同辈人推崇。他曾作《禹别九州赋》,长万余言,时人争相传诵。但这位文章老手,在担任为朝廷起草文书的知制诰时,却表现不佳,《宋史》说他“及掌诰命,颇繁富冗长,不达体要,无称职之誉”。赵邻几写的公文,篇幅冗长,文辞累赘,不符合文体要求,是个不称职的秘书,他把写赋的才能运用到写公文上,写赋要求铺张扬厉,而公文要求简明准确。

明代一位叫茹太素的官员,也犯了与赵邻几同样的错误,他的遭遇就更加曲折了。明代天启年间官修的《礼部志稿》中,记载的一则掌故颇为有趣:明代洪武年间担任刑部主事的茹太素,每次上奏章动辄七八千字乃至万言,且语意艰涩,明太祖朱元璋每看他的奏章都头疼。洪武九年(1376年),茹太素上了一份陈时务书,足足有17000字,因为篇幅太长,朱元璋懒得看他的奏章,让别人念给他听,读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没听出个所以然来。朱元璋大怒,令人将茹太素杖打了一顿,随即下令:“虚词失实,巧文乱真,朕甚厌之,自今有以繁文出入朝廷者,罪之。”

第二天,朱元璋又想起茹太素的奏折,耐着性子听完了余下的部分,认为奏折最后提出的五条建议还是不错的,朱元璋采纳了其中四条。明明五百字就能把问题说清,茹太素非要洋洋万言,误时误事。有鉴于此,朱元璋大力革新文风,命令中书省制定了行政文书规范颁发给官员,“俾陈得失者无繁文”。

赵邻几、茹太素都是文采不俗之人,所以下笔千言对他们不是难事,但不分场合地炫耀文采、炮制长文,则体现出他们缺乏文体意识。不同的场合要使用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作规范,古人对此十分讲究,魏晋南北朝时代,已出现了“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的说法,后来对文体的辨别更加明晰。写文章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宜简明平实,直击要害,若是千言万语才进入正题,早已错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时机了。(刘琪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