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启新篇

发布时间:2023-02-03 09:32:47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清朝每年立春前,朝廷会发布由钦天监根据历法严格绘制的《勾芒神牛图》,这是光绪五年(1879)的一幅。陈彧之 摄

明代画作《上元灯彩图》展现的是元宵夜南京城的热闹景象,左图中人们正围观鳌山巨灯,右图中一盏悬挂的花灯十分显眼。秦淮灯彩如今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图片)

本周末迎来立春、元宵。立春乃节气之首,是一年农事的开始,是催人奋进的号角。元宵佳节,火树银花不夜天,寄托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传统节日中,我们总能感到一份温暖的诗意。

东郊迎春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这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京中正月七日立春》。正月初一刚过,诗人就似乎迫不及待地数日子,到了正月初七立春这一天,诗人所见到的是草木发芽、南雁北飞、冰雪消融、鱼儿欢游。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它带来春天确切的消息。古人细致入微地观察不同时节天地万物的变化,归纳总结出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每个节气与三个物候对应,而一候的时间是五天。古人认为,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陟负冰。从东方吹来的和煦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万物复苏,耕耘亦将开启。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立春作为四时之首,与农事关系十分密切,古人对立春极为重视,在立春前后有许多活动,发展出许多风俗,稍后会在文中提及。此处应指出的是立春与今天的春节的关系,正如民俗学家萧放所说,“现代的春节包括了近代以前的立春与岁首两大节日”,岁首即农历正月初一与立春在同一天的情况并不多见,“但立春与新年毕竟在同一时段,而民俗又重新年,所以人们在庆贺新年的同时喜迎新春”。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贯穿着天时与人时交融的理念,这在儒家经典《礼记·月令》中尤为明显。所谓月令,“记十二月政之所行也”,记录了每个月的天文、气象、物候,以及根据天文时令的变化天子应当做的事。

《礼记·月令》中有一段讲述立春天子应当做的事。立春前三日,“司天日月星辰之行”的大史将向天子报告“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进行斋戒,到立春这天,“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回朝后赏赐群臣,“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毋有不当”。

汉朝根据《礼记·月令》的上述记载制定迎春礼仪,将其列入国家仪式,之后的朝代亦多相承,从而成为一项重要的传统,天子若不亲自迎春,也总会派官迎春,以此体现对立春、对农事的重视。

迎春的地点总是在东郊。《京都风俗志》是清朝人让廉的作品,对于研究清朝北京风俗十分有益,其中说立春前一天,从春场迎春牛、芒神到府署中,“搭芦棚二,东西各南向,东设芒神,西设春牛,形象彩色皆按干支”,市民可以到府署中来观看。到了立春这天,官吏杂役在鼓乐声中将芒神、春牛送回春场,此后还有打春的活动。这春场在何处?在东直门外一里。

东风解冻、迎春东郊,春天总是与东方联系在一起。古人将四季与五行、五方、五神一一对应,这是理解许多中国节俗的关键。春季对应木,夏季对应火,秋季对应金,冬季对应水,又划出季夏对应土。春季对应的方位为东,对应的神为句芒,对应的服色为青。句芒神,据说是神话中的少昊氏之臣,但后来讹为少昊氏之子,他是一位主管各种生命成长的神。朱熹说句芒神“先有功德于民,故后王于春祀之”。

鞭春劝农

句芒和春牛是立春习俗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颇为神秘的句芒神长得什么样呢?《山海经》说:“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后世句芒神的形象已褪去动物的元素,甚至以童子形象示人。清代每年在立春节气前,会由朝廷统一发布该年的句芒春牛图,钦天监严格根据历法绘制当年的句芒和春牛的图像,由皇帝审阅后发至各州县制作或塑像。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了多幅《勾芒神牛图》(勾芒即句芒),光绪五年(1879)的一幅,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彩棚中,赤足站立的童子便是句芒神,他的身后是一头壮硕的春牛。这幅图上有大量的解释性文字,说明为何要将牛头画成黄色,为何句芒神要画成童子,为何又要系上黄色的腰带,凡此种种,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不能沿用到第二年。每年的句芒和春牛都不一样,不一样的背后却是一样的对天人合一的推崇。

春牛不仅出现在图画上,还会制作成土牛。汉代立春仪式中就已出现了土牛,《后汉书·礼仪志》说:“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吏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

关于土牛与耕人的摆放位置,古人还有一番讲究。如果立春在农历十二月十五前后,耕人立在土牛前,表示农耕时间较早;如果在岁末年初,耕人立在土牛旁边,表示农耕时间适中;如果在正月十五前后,耕人立在土牛后,表示农耕时间较晚。所谓“以示兆民”,便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百姓农耕时间,无违农时。

后来人们发展出了鞭打土牛的风俗,这就是“鞭春”“打春”。鞭打土牛,让牛奋力耕耘,既有劝农的意味,又凝聚着对丰收的期盼。鞭春打碎的土牛,古人相信包含吉利的寓意而争抢,这吉利的寓意或是农事顺利,或是养蚕有成。唐代诗人元稹在元和十二年(817)在兴元时写过一组《生春》诗,共二十首,其中一首提到“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人们争抢土牛碎块,是为了有利于家庭养蚕业。

元稹的诗提到各县会举行鞭春的仪式,那必定是十分热闹的场合。在这样的场合中,往往会宣读一些提前写好的文章,以申明重农劝农之大意。苏东坡在黄州时,曾做了一个梦,梦中有几位小吏持纸笔请他写祭春牛文,东坡想推辞又不得,便从了邀请,信口道出:“三阳既至,庶草将兴。爰出土牛,以戒农事。衣被丹青之好,本出泥涂;成毁须臾之间,谁为喜愠。”后两句分明是借鞭春之事来说自己的遭遇,如果放大来看,也不仅是自己的遭遇,谁的人生能没有起伏呢,到底谁因此高兴谁因此愠怒呢?说到底,有一颗平常心最重要。有位小吏说后两句恐怕不妥,另一位说无妨。东坡本忘了此事,忽又想起决定“今岁立春,便可用之”。

上元观灯

明天也就是2月4日是立春,后天也就是2月5日是元宵节。立春元宵相连,真是一个饱含传统节日魅力的周末。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中国的岁时节令中有三元,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分别是春季、秋季、冬季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上元不仅是春季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较之中元、下元,更受人们的重视。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元宵节的灵魂就在这灯上。明代江南大才子唐伯虎有诗说,“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古人投注了大量心力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灯,其丰富的想象力与精湛的手工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明代有这样一幅描绘元宵节南京街市场景的风俗画——《上元灯彩图》。倘若说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呈现的是北宋开封城的繁华,那么这幅长266厘米未知画家所作的《上元灯彩图》则尽展明代南京城的热闹。图中有提在手上的灯、悬在棚架上的灯、在地上滚动的灯,有鱼灯、龙灯、蟹灯,最壮观者是鳌山巨灯。鳌山巨灯的外形是一座山,山上装饰各色戏剧人物,还能在画面中清晰看到有一座拱桥。当夜幕降临,灯彩点亮,就仿佛是一座戏剧舞台被照亮,吸引周围无数看客进入这如真似幻的世界。

南京的秦淮灯彩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北京灯彩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介绍,“北京灯彩长期流行于北京地区,按使用方式分,它主要有吊灯、座灯、壁灯、提灯等几大类;按制作材料分,包括纱灯、宫灯、走马灯、立体动物灯、金属灯、料丝灯等多个品种。北京灯彩制作技艺较为丰富,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剪纸、书画等都是其重要的技术手段。”

今年是北京建都870周年。从金中都到元大都,再到明清北京,北京作为都城,元宵节的热闹自不必多言。古代北京地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北京的节俗是兼容并包的,一些节俗明显受到北方游牧民族、渔猎民族的影响。就以上元灯彩来说,冰灯由满族人从关外带来,为元宵佳节增添了一份晶莹剔透。

清人富察敦崇著有《燕京岁时记》,提供了一份在北京观灯的指南。在富察敦崇生活的年月,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都是灯节,但最热闹的当然是正日子正月十五,谓之“正灯”。这一天的灯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工部次之,兵部又次之”,“若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亦稍有可观”。灯彩“多以纱绢玻璃及明角(兽角制成的薄片)等为之,并绘画古今故事,以资玩赏”,还有能工巧匠制作的冰灯,“又复结冰为器,栽麦苗为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殊可观也”。从“殊可观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冰灯的激赏。

富察敦崇在书中写元宵节的文字很有诗意,“银花火树,光彩照人,车马喧阗,笙歌聒耳”。在元宵节,我们感受到人间烟火的诗意,在立春节气,我们感悟到耕耘大地的辛劳,在传统节日中,我们感知到中国人的乐生精神,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在平凡中孕育出不平凡。(陈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