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源流 | 自强不息 勇毅前行

发布时间:2023-01-20 10:10:03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主持人:王学斌(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

嘉宾:孙羽津(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

翟金明(人民出版社编辑、文史学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本报与中央党校“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项目组合作,特约请专家对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予以解读,阐释其古典涵义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彰显恒久价值。本期介绍“自强不息”。

庄敬自强,培养永不止息的刚健精神

王学斌: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悠久且绵长,此种特质,来之不易。无数的上古先民,在谋生繁衍之余,心中始终横亘着一个问题:生与死。对它的思索与回应,不仅仅是解答其他一切问题之开始,亦将是其他一切问题之归宿。正是于此问题苦苦冥思中,古代中国人与彼时的希腊、两河流域、印度等地一同步入了轴心时代。

在春秋战国时代,传统中华文明实现了对自身文化的突破与超越。自此始,人类产生了独立于社会的意识,并要思考与探寻不朽的人生价值。

思考关于宇宙、世界、人生等之间的终极价值,面对天人之际,便构成了孔子当年所称誉的“大哉问”。《周易》就此问题给出了铿锵有力的答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伟大精神历经数千年岁月沉淀,融汇于中华民族文明河床之中。

孙羽津:自强不息,语出《周易·乾卦·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先民们看来,昼夜交替、寒来暑往的自然规律,是上天永不止息的刚健之德的生动体现。在刚健之德的煦育之下,自然万物才能生生不已、繁衍发展。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更要体认践履上天刚健之德,不断充实和强健一己身心,尽力应事接物,修齐治平,毫不懈怠地奋斗一生,唯其如此,才能庶几达到与天合德、至高无上的道德人格——君子的境界。

具体而言,自强不息包含着三重涵义,一是“强”所蕴含的意志力,二是“自”所彰显的主体性,三是“不息”所强调的恒久性。

首先,古人所崇尚的“自强”之“强”,是独立不倚、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及道德人格。孔子曾经这样界定君子之“强”:“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中庸》)在孔子看来,真正的强者不会随波逐流。比如爱国诗人屈原,“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史记·屈贾列传》)。屈原并非不知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可以说,屈原做到了孔子所说的“中立而不倚”和“至死不变”,与刚健不息的天道相侔,因此被史家誉为“与日月争光”。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自强”之“自”所彰显的主体性。“天”本身就是自在自为的,“人”对“天”的取法和效仿,从根本上讲就是体认“天”的独立自主的品格,进而彰显人的主体性。《老子》第三十三章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终极意义的“强”,并不依靠人与人之间的角力和竞争实现,而在于内心世界的不断跃升和自我心智的不断成长。在众多家喻户晓的故事中,我们时常感受到自强不息精神,比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在这些故事里,主人公往往终其一生从事一项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事业,这份执著追求,并不是为了向谁邀功,也不是为了流芳百世,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这是一种伟大的平凡,更是一种平凡的伟大。也正因如此,成为一个自强不息的君子,不只是圣贤才能实现的境界,而是每个普通人通过努力都能达到的。

最后,“自强不息”并非朝夕之功,它具有“不息”的恒久性特质。天之所以拥有刚健之德,就在于它日夜不息地运行化育。正如苏轼所说:“夫天,岂以刚故能健哉?以不息故健也。”

由此可见,体认践履上天刚健之德,关键在于“不息”,这是一个需要终身行之不怠的恒久过程。每日待人接物、学习思考都用一颗庄敬之心去对待,在事上磨砺自强的品格,这样才能真正把上天的刚健精神安顿于一己身心之中,成就一番事业。

蓝天白云下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这座庄严庄重的党史教育殿堂,充分展示了我们党自强不息奋斗的历史自觉,立志千秋伟业的历史担当。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自强不息,涵化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

王学斌:中国人强调“自强”,注重“不息”,自有其深刻渊源。我们长期以来属于农耕型文明,周而复始,稳定的农业发展,持续的人口增长,不断的智力供给,在与大自然的不懈交锋交融中,先民培育出了一种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可贵品质,这种品质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

黄土并不算得上多么肥沃,黄河也谈不上多么温和,只有人类的不舍努力,有一分气力放下去就出一分东西,不放就一无所有。自然而然一种近乎于“实践理性”的思维方式逐渐形成:人类施加于外部世界的作用会有规律地产生结果;世间万物不仅因果相连,且这种关系是稳定的。于是中华文明从很早就逐渐淡化了有神论的思维模式,这也是为何“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等理念在先秦时期即开始流行的缘故。

由此塑造了中华文明最基本的一些精神属性或文化基因:一种可以视为源自日常经验的具有鲜明实践理性底色的思维方式,自强不息便是其中之一,诚可谓中国人的基本生命特质。故出自《周易》的“自强不息”蕴含着两层基本涵义:首先,强调人应当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其次,追求“日新”和“不息”,要求人们在进取的过程中时刻激励自己永不懈怠,不断推陈出新。

此后,“自强不息”精神在千百年中始终得到人们的传承、传扬,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时期,“自强不息”通常被诠释成个人处世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思想品格;汉唐时期,“自强不息”成为融汇三教合一思潮的关键理念;宋明时期,士大夫对“自强不息”的认识更重人事,并且理学士大夫进一步改造汉唐以来的儒家天道观,通过“天理”解释“自强不息”,奠定了后世解《易》的主流思路;近代以来,“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价值不断凸显,孙中山倡导“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非常看重自强和独立,指出:“有身而不能自强,可以自强而故暴弃之,此食馁败而立岩墙也,可惜孰甚焉!”他这种自立自强的思想理念和人格精神,日后熔铸升华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核心内容。

黄河之水奔腾不息,黄河之水声势浩大让人听了热血沸腾,传达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毅前行的浑厚精神气象。图为黄河九曲第一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翟金明:我们要明白,“自强不息”并非为儒家所独有,而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无数先贤君子、志士仁人所推崇并涵育的精神品质。

自强不息,其主体首先是“自己”。人要成为自己的主人,拥有自己全部的“主体”,并能做到自主、自信、自知、自胜。马克思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是自强不息能够实现的内在动力,如同天道运行一般,有自己的原则和规律。无论在何种条件下,遇到何种问题,都要自励自强。

所谓“强”,并非以战胜他人为结果,而在于战胜自己的弱点,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尚书·皋陶谟》称禹之德有“强而义”,“无所屈挠,动必合义”,即不受外力所干扰,使自己的言行合于道义。至于“不息”,属于天道所具有的客观表现。所谓“天道”,就是日月运行永不停止,无为而能成就万物。《周易·系辞上》云:“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道包罗万象、运行不息,根本原因在于做到了“日新”,方能实现生生不息。

包括“自强不息”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创造5000多年文明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内生动力,并涵化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品质中。

历史和现实证明,支撑中华民族走到今天的重要资源,必定包括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中,以“自强不息”等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象

王学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

时代不断演变与拓展,对于“自强不息”的理解也需要继续阐释与创新。未来世界的主题,惟有不确定是最确定的,看不见的风险,摸不清的危机,想不到的挑战,仍旧接踵而至、不期而遇。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古训实际道出了中华民族始终坚信与践行的信念,即使万山阻隔、千水纵横,中国人都必须自强不息,依靠“精神气象强大的自己”。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亦是依靠无数国人用自强不息的精神,积跬步而达致的!

孙羽津:自强不息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提到了“自强不息”的理念,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看,特别是个人和国家层面,与自强不息理念关系尤为密切。从个人层面来看,自强不息理念的提出,最初就是以培养君子人格为旨归的,这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国家层面来看,自强不息理念经过近代以来的转化与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弘扬与拓殖,业已成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并实现了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的“自强”、个体层面与国家层面的“自强”的和谐统一。

自强不息能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磅礴的精神伟力。百年伟大成就昭示着,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特别是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自强不息精神必将发挥其更持久更坚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国有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一切打压和遏制只会激发中国人民的意志和热情。”

自强不息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旋即列举了自强不息的思想理念。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来,自强不息的终极旨归,不是争强好胜、谋求霸权、倚强凌弱,而是文明体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随着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深入开展,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会了解并认同自强不息所包含的天道意识以及“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道德关怀,这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当不无助益。

翟金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自强不息的重要价值,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可见,自强不息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都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做到“六个必须坚持”,其中包括“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正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的重要内容。新时代这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体现了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性。

要做到自强不息,离不开自我革新、自我革命的壮举。正如《大学》所载商汤的《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旨在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创新不已。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深刻总结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和丰富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给出的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2023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这其中无疑隐含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底蕴。

王学斌:作为“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者,我们所能做的,便是秉着“天道远,人道迩”的原则,如同我们的先贤一样,以有限之智思终极之问,凭有涯之生求无涯之业,一代代做下去,一辈辈传下来,于是个体的不够强就融汇成团队的足够强,生命的有休止就连缀成民族的永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