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第一时间帮助巡察新兵尽快履新上岗,富宁县积极探索对巡察干部的学习教育培训模式,把以往的“大班教学”改为现在的“小班教学”,以各巡察组为单位、以巡察实践为课堂、以经验分享为案例,为抽调巡察干部“量体裁衣”打造富有针对性、实操性、可复制性的教育课堂。
“画像法”安排课程,做到“人岗相适”。巡察的关键是人,针对巡察干部流动性强、新手多的问题,只有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发挥巡察组人员力量组合最大的“木桶效应”。在巡察前的选人用人环节,巡察办会同组织部对巡察人才库里的人才进行科学分析研判,从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财务、工程建设等重点巡察环节进行综合考量,使各组人员力量配备尽量做到均衡统一。在组内分工环节,各组再次对抽调人员进行“画像”,在充分了解抽调人员的岗位特点、工作职能、擅长领域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岗位匹配不足的,采取“老兵”带“新兵”、“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解决,让巡察干部人岗相适。
“经验法”总结课程,做到“心中有底”。为保障巡察工作高效、规范、有序开展,切实提高巡察工作质量,富宁县委在总结提炼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精心收集整理了巡察工作经验分享“礼包”,以“小册子”和“口袋书”的形式发放给巡察工作人员,并在组务会上进行经验传授讲解。巡察手册作为每位参加巡察工作干部的“标配”,囊括了巡察准备、巡察了解、巡察报告、巡察反馈、巡察移交等6个阶段45项具体工作流程,拟制了巡察公告、保密承诺、信访处理、意见反馈等25种文书格式,从巡察前中后都作了详细的解说和介绍,即便是“新手”都能通俗易懂理解掌握。同时,各巡察组结合近年来的巡察工作经验,不断收集整理“问题清单数据包”,分门别类提供被巡察单位所属行业性质、部门职能、风险隐患、三定方案等基础材料数据,让巡察人员能最快找到问题的切入口开展工作。最后,各巡察组长以上一轮巡察形成的问题清单为培训教材,与巡察干部分享查找问题的经验方法,从巡察的结果倒推巡察过程,分析问题查找,从一个个事例的“小切口”入手,讲实巡察工作的“大文章”,有效缩短巡察新手“摸着石头过河”的适应时间,在帮助巡察干部迅速上岗的同时,也提升了巡察质效。
“对比法”分析课程,做到“胸中有策”。巡察报告是巡察工作的最终体现,但报告撰写较易陷入亮点缺少、千篇一律、层次不清、主题不明等问题,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富宁县深入贯彻落实巡察“三个汇报”机制,让巡察报告在组内写、同事提、领导点、上级评过程中提高质量。各巡察组以前几轮的巡察报告为教材,用巡察撰写的原始稿与“三个汇报”机制落实后的最终稿进行对比教学,讲实各级各部门在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财经纪律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一个案例一个案例比对修改前后达到的效果;讲清巡察工作法律法规和开展巡察工作的方法步骤、工作流程;讲透报告撰写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关键要点,用大量的典型事例阐释报告撰写的质量要求。在课程讲解后,还布置了各组员独自完成报告修改的“课后作业”,再在组务会上进行综稿修改,后提交巡察办审核把关。经过层层的修改完善和审核把关,报告撰写有了质的飞跃,有力促进了巡察工作质量的提升。
自十四届富宁县委巡察以来,该县委已开展对17家单位巡察,发现问题480个,移交问题线索16件,立案查处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人。这些成效的背后,正是“量体裁衣”巡察课程设置取得的成果。 (岑丹静 || 责任编辑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