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洲“让解桥”
杨士云,字从龙,号弘山,生于1477年,卒于1554年,享年78岁,大理喜洲大界巷人,明代进士,被正德皇帝钦点为“翰林院士”,以给事中致仕。大理市喜洲镇四方街有一座“翰林坊”,上有“赐进士第”“理学名臣”等匾额题字,是对杨士云的褒奖。
少年时的杨士云和同乡杨宗尧寒窗苦读,先后考取秀才中案首。二人曾同拜名师董公,坚持精研理学。明弘治戊午年(1498年),要去参加云贵乡试的两人在一座桥上相遇。他俩同去应试,但解元只取一名,必成憾事。为此,杨士云执意让对方先去赴考。杨宗尧先夺得举人头名,中解元。后进京参加会试、殿试,高中进士。在明弘治辛酉年(1501年),杨士云夙愿以偿,夺解元,中进士,入翰林,书就了士林千古美谈,一时闻名桑梓。自此,“杨士云让解”的故事在大理流传,喜洲留下了一座“让解桥”。如今,这段历史仍是喜洲人教育后代的好教材。
杨士云被授工科给事中后,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追求,刚正清廉,严于律己。有一年,他奉旨前往外地盘查积粮,公务结束后准备回乡探望亲人,把多余的轿马遣散,仅留下一匹马和一个随从。有人不解。他说:“省亲,私也。岂能以使节盛从显耀于乡中父老?况居官,必以俭为宜。”归乡后他父亲病逝,杨士云决定辞官奉母尽孝。他每日埋头于“七尺书楼”,有人想要帮他建造新住宅,他却谢绝说:“我祖祖辈辈居之,并未嫌其狭陋。今我居之,另修小楼,于我侈且过!昔尧阶七尺,禹阶三尺,颜回居陋巷,不以为扰,圣贤如此,予何人也,敢望更侈耶?”
其母亲去世后,朝廷再三召之,回京后,朝廷先补兵科给事中,再转户科给事中。杨士云履职兢兢业业,备受褒奖,不久便先后委以提学、司业、尚宝卿等职。但他不满仕途恶习和官场黑暗,自身不改清正廉洁的品性,不愿苟且,羞与同污,便坚持告老还乡。众士林为他感到遗憾,认为一方名儒老死牖下未免可惜,杨士云却不以为然,毅然决然回到故里,乡居20余年,终日在“七尺书楼”潜心研学。许多地方官前来拜访,认为一方巨儒,不应老于乡下,一再劝其复出。他却坚辞不就,专心于著书立说,直至去世。
杨士云对家乡的公益和父老乡亲的生活关怀备至。他关心农田水利,为开发利用水资源,亲往苍山花甸坝寻找水源,与老百姓休戚与共。他不屑权贵,达官贵人求见不得,而蓑衣草履、老农渔樵则可以随时穿堂入室,倒屣相迎,谈笑风生。杨士云时常躬耕田亩,表现出不愿随波逐流、不愿同流合污的孤傲性格。并作诗文歌颂故乡的山川风物,民间的良风美俗,为百姓发声,因此备受尊敬和爱戴,百姓称其“弘山公”。
杨士云一生勤奋攻读,“自少至老,手不释卷”,并涉猎多领域,成为著名学者。仅民国初年,由李根源编成的《杨弘山先生存稿》就有十二卷。杨士云的研究范围涉及经书、子集、历史、地理、天文、历法、音乐、文学、艺术等,都有著述传世。著有历史地理类的《郡大记》《黑水集证》,天文类的《天文历志》,“术数”类的《皇极解》,古乐研究类的《律吕解》,文字类、杂记类的《弘山语录》《咏史》《诗集》等。其中,《郡大记》详细考证了大理远古至明代的历史沿革,被明代学者李元阳收入嘉靖《大理府志》,流传至今。
杨士云的品格和才学一直受古今学者所敬仰。李元阳说:“阳少时望见先生,古貌秀爽,谈论,喜汲来学,心甚慕之。后于京邸,得奉周旋,先生每折行辈以相倾下。里居以来,虽不得日侍谈麈,而先生一言一行,无非教乡间,风后进之懿矩,阳中心服而佩藏之。”当时的兵宪姜公到“七尺书楼”拜访,后来与人谈起,说杨士云“弘山清气逼人,可敬可畏”督学孙公则以“道德文章如弘山公者,求之当世,罕有其匹也”评价杨士云。(严镇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