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氏家风: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发布时间:2022-10-28 14:43:20   来源:云南政协报

“湖山未改旧园林,骑竹寻芳白发侵。百岁风光人半老,三秋树色月多阴。朗陵兄弟真为瑞,康乐子孙亦比琳。好学甘贫无俗累,清尊相对喜难禁。”

清朝康熙三十七年(1698)的中秋佳节前,著名书法家阚祯兆从通海县城来到河西县小街子(今通海县四街镇四街社区)舅父向翊天家,与表兄弟及子孙欢聚,写下了《中秋前过舅氏向园林,对表兄弟子孙酌》一诗。诗中“朗陵兄弟真为瑞,康乐子孙亦比琳”一句,是阚祯兆盛赞向氏家族诗书传家,人才济济。

向于宸,字心孚,号微夫,河西县小街子人,明朝崇祯乙亥年(1635)选贡生,曾任四川省射洪县知县。他到任射洪县时期,正值张献忠率起义军攻占四川,向于宸倾囊捐资造抗敌楼五十间,筑城外土围一周,与射洪县百姓共同防守御敌。

张献忠部下赵云端等派人游说向于宸投降,向于宸听到后怒骂来者,并缚其杀之。接着,他与叛军周旋,死守县城,还怒斥部分投敌的师生丧尽了礼义廉耻,丢了读书人的脸。四川巡抚到了射洪县后,称赞向于宸:“我所到过州县都没有能够守住城的,唯独射洪县的百姓安然无恙,而且马匹粮食都很充足,蜀地像你这样忠诚刚直的官员几乎没有,好官!好官!权借在此,监督军纪!”

随着战争的消长,本想尽忠自缢的向于宸在其兄长劝说下离开四川,归隐云南老家河西县侍奉母亲,三年未曾相离。康熙《河西县志》记载:“流贼入蜀,(向于宸)不屈而归居乡,和易宾饮者二。”可见向于宸回乡后,还参加过两次由河西县令主办的乡饮宾宴,其品德和气节备受尊崇。

向于宸饱读诗书,具有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操守。在任射洪县令危难时,曾作《忠赋》,被收录在了《滇南文略》里。《忠赋》篇幅宏伟,全文三千四百多字,辞藻朴实,向于宸结合自身经历,选取了古代英雄典故,论述了忠臣的气节和作为。向于宸的曾孙向大载收集整理其留下的诗文,编册成《向微夫集》传世。

归隐后的向于宸以诗书传授子孙,遂使四街向氏家族科甲连绵,出过进士、举人、贡生、监生、乡饮大宾,久而久之,形成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向氏家风,外孙阚祯兆、阚福兆、阚祜兆、阚祹兆亦受其家风熏陶。(通海县纪委监委  可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