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善不求人知

发布时间:2021-01-15 07:35:01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礼记》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它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是研究先秦礼制的重要典籍。《礼记·檀弓下》讲了一个“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

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许多百姓因缺少粮食而被活活饿死。有个名叫黔敖的富人,为了博得好名声,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施舍给他们。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摇摇晃晃地走过,黔敖看到后,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吆喝道:“喂!不要钱的食物啊!来吃吧!”那个饿汉抬起头轻蔑地瞪了他一眼,说:“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黔敖也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便向饿汉赔礼道歉,但那饿汉最终还是不肯吃而饿死于路旁。

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写道:“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行善举却想着要与别人攀比;帮助人却想着借此传播名声;做事业只想着要令世俗震惊;保持行事的气节却想着处处与别人不同。这些都是藏在善念中的兵刃,长在真理路旁的荆棘,是最容易带上,却最难除去的。一定要把这种想法除去,才能见到善行本来的意义。

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和洪应明的主张,都在告诫世人如何做善事:做善事,不该是居高临下的施舍,不该是追求名利的手段,不该是刻意做给别人看的表演,而应对受助者有充分的尊重,不图回报,不计得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自然而然。

其实,做善事的好处,并不在于别人的夸奖,而在于自己内心的安详。正如曾国藩所说:“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不求人知的善,是最纯粹的善,也能带来最纯粹的乐。(蒋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