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口述云南】《五朵金花》和《阿诗玛》——云南民歌唱响全国

发布时间:2021-11-23 10:43:14   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

《<五朵金花>和<阿诗玛>——云南民歌唱响全国》

(视频↑)

“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

“马铃儿响来哟玉鸟儿唱,我陪阿诗玛(阿黑哥)回家乡。”

电影《五朵金花》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电影《五朵金花》和《阿诗玛》、《芦笙恋歌》等反映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的电影上映,片中插曲《蝴蝶泉边》、《马铃儿响来玉鸟唱》、《婚誓》等歌曲唱响全国,这些曲风或悠扬婉转、旋律或活泼欢快,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歌曲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了传唱不衰的经典歌曲。

电影《阿诗玛》中,杨丽坤饰演阿诗玛

作为少数民族大省,云南有着独特丰富的文化,而其中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相当丰富,且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变化丰富、影响深远,在我国音乐的百花园中独树一帜。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特色鲜明

“云南是歌舞的海洋,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资源。云南26个民族的音乐特色非常鲜明”,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云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词曲作家罗章斌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云南民族音乐以繁荣的姿态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云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兼秘书长、词曲作家 罗章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由电影《五朵金花》、《阿诗玛》、《芦笙恋歌》、《山间铃响马帮来》中的一大批根据云南民歌改编创作的歌曲,以及《小河淌水》、《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阿佤人民唱新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云南民歌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云南歌唱家黄虹、杜丽华、赵履珠、王郁芝、

宗庸卓玛、金小凤、曹新华

云南也先后涌现出了黄虹、杜丽华、赵履珠、王郁芝、金小凤、宗庸卓玛、曹新华等在全国有影响的各民族歌唱家及一大批民族民间歌手。

唱《蝴蝶泉边》向民间老艺人学习

每当听到《蝴蝶泉边》这首甜美深情的歌曲,总会让人想起电影《五朵金花》,这首插曲的主唱,就是白族歌唱家赵履珠。1937年,她出生在云南大理喜洲镇,从小就爱听当地白族民间歌曲。

1957年,赵履珠考入大理白族自治州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1959年,经过选拔,她被作曲家雷振邦选中,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为电影《五朵金花》中杨丽坤饰演的女主角、副社长金花配唱女声独唱,以及男女声对唱的插曲。

年轻时的赵履珠

1961年,经周恩来总理提名,赵履珠调到北京东方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1965年,赵履珠调回云南省歌舞团,与相爱八年的诗人晓雪结婚。这时,她也跟杨丽坤成为了同事,“杨丽坤当时年纪小,我跟她住一个宿舍。她很爱看书,爱学习,个性格很强。”赵履珠老师向云视网记者讲述了为《五朵金花》配唱歌曲的难忘经历,讲述了与杨丽坤作为同事的相处,以及周总理对自己的关心。

“我是白族人民的女儿,是白族的民族民间音乐滋养了我。”赵履珠老师深情地说。

周总理接见赵履珠(左)

赵履珠(右一)与中国艺术家代表团成员

赴缅甸演出时与演员杨丽坤(左一)等合影

唱《阿诗玛》要像轻纱那么柔美

电影《阿诗玛》于1964年上映后,“阿诗玛”不仅成为了云南的文化符号,更是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一时间,“马铃儿响来玉鸟唱……”的旋律妇孺皆知,电影主题曲在当时也堪称金曲。为电影《阿诗玛》配唱的歌唱家杜丽华在昆明家中接受了云视网的采访,回顾了她与“阿诗玛”杨丽坤的交往,及她如何用歌声塑造了阿诗玛的形象。

电影《阿诗玛》

1933年出生在山西的杜丽华,如今依然精神矍铄。她1955年毕业于成都艺术专科学校(四川音乐学院的前身)声乐系,后来支边到了云南,成为云南省歌舞团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

1954年杜丽华在成都艺术专科学校

(四川音乐学院的前身)上学时

如今,杜丽华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云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政协常委,获得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表演艺术家”称号。

为电影《阿诗玛》配唱的点点滴滴,让杜丽华至今难以忘怀。“看了剧本后,我们根据人物的情绪,人物的感情来描述,我们唱的东西,要像轻纱一样那么柔美……”

歌唱家杜丽华接受云视网采访

杜丽华把在边疆民族地区向民间艺人学习的演唱方法,乃至民族语言特有的音节变化、河南梆子的哭腔和一些地方剧种的拖腔、滑音全融入了《阿诗玛》的演唱中,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当杜丽华在影片录音前作汇报演唱时,作曲罗宗贤感动得热泪盈眶。

胡松华、杜丽华、杨丽坤、包斯尔(从右到左)1963年在上海

退休后的杜丽华和赵履珠也是很好的朋友,在一些演出之余,她们还培养了很多年轻歌手。

云视网采访杜丽华、罗章斌和赵履珠

被《五朵金花》改变了人生

云南省音乐家协会理事、云南省流行音乐学会副会长朱敏很喜欢《蝴蝶泉边》等这些歌曲,作为年轻歌手,她和其他音乐人都以各种形式,用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用现代的音乐语汇重新去翻唱这些歌曲。

“无论时间过去多久,这些歌曲都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褪色,而且永远葆有那种质朴的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云南是较为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全国人民想要了解神秘的云南,没有更多的宣传手段。通过这些影片,特别是这些影片当中的那些优美的插曲、主题歌,展示了云南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绚烂的民族风情,还有那些赏心悦目的音乐舞蹈,都吸引了全国或者说全世界的目光。影片和歌曲展现出来的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那种美,直到现在都是我们的一个文化名片。”

云南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歌手 朱敏

朱敏还向记者讲述了电影《五朵金花》影响了自己父母人生的故事。

朱敏的父亲年轻时参军到北京,到了总政军乐团,认识了她的妈妈,俩人结了婚。“我妈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我爸复原的时候就想回云南,觉得哪儿都没有家乡好。我妈妈就想跟我爸一起回云南,我外公觉得云南太偏远,不同意我妈去。我妈当时有点儿犹豫,因为他们已经有了我姐姐,而且我妈当时怀着我,也怕说到云南来生活的话,会不会水土不服,或者生活不习惯。

电影《五朵金花》

我爸就说,你看《五朵金花》啊,你听那些歌儿,我们云南美不美?我妈说美。我爸说,对呀,那么美的地方,你还担心什么,跟生活在画儿里一样。我妈那时候感觉云南就是天上孔雀飞,地上大象走。再听我爸这么一说,又回忆了一下电影里的那些美丽的片段、那些动听的歌曲。我妈讲,那个地方一定错不了,结果就跟我爸回到了云南。所以,就是因为当时的一个电影和音乐,改变了我妈妈的人生,也成就了我们全家现在的幸福生活。我相信像我妈一样被这些歌曲打动的人,还有千千万万。”

朱敏在演唱

“这些音乐作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奠定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一个高的起点,在这之后的云南音乐家都深受老一辈音乐家以及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影响,在这个基础上,又结合他们自己在云南的一些认识,理解,用自己的音乐语汇在发展、传承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直到现在,一代一代的,像晓耕老师、万里老师,包括现在有很多的年轻音乐人,他们都用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的理解,用自己富有色彩的音乐笔来绘画云南,使云南越来越靓丽,越来越神奇,越来越美丽。”朱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