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古陂 福泽千年

发布时间:2020-12-27 07:35:49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冬日的一则消息打破了天宝陂千年的宁静——福建省福清市天宝陂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位千百年来与当地百姓休戚与共的“功臣”获得了实至名归的殊荣。

缺水之地

“吾邑滨海,土田瘠薄,又鲜泉源灌溉之利,雨晹一不时,苗立槁矣。”明代福清籍官员叶向高在《重修天宝陂记》中如此说道。

福清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唐代置县,迄今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自古良港密布,通过海洋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往来密切。早在唐代,福清即开辟了通往今越南的航路。南宋,又开辟了通往今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航线,元代福清至东北亚、东南亚的航线已相对成熟,晚清福清已有通向东南亚、东北亚和美国、加拿大、英国、古巴等的航线,并开通了福清至东南亚的班轮。

然而,福清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农业县,淡水资源十分匮乏。境内陆地面积1519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大于30平方公里的溪流仅有6条,最大的河流龙江,发源于莆田,干流全长62公里,在大渡口谷地进入福清境内,流经35.5公里,流域面积500多平方公里。龙江下游是广袤的农田,但是至出海口20余公里海拔落差大,河道水流湍急,难以引水灌溉。再加上临近海洋,属感潮河段(即水位受潮汐影响的河段),水质受海潮影响无法用于灌溉,百姓守着“望天田”忍饥挨饿。“雨来哗啦啦,雨过干巴巴”,“十年九旱”让许多乡亲不得不漂洋过海,外出谋生,以致“太阳照得到的地方就有福清人”。

导水兴利

唐朝天宝年间(742年—756年),福清地方官员带领老百姓在龙江河畔、五马山麓用竹笼拦水,筑木成桩,采山石围堰,砌高陂横江截流,历数载建成堤坝,命名为天宝陂。

天宝陂选址在弯道下游河势较高处的赶潮断面上,扼守着龙江的水势,由于上游有足够的集雨面积及水头,可拦蓄淡水,抵御咸潮上溯,起到了拒咸蓄淡的作用。同时,利用弯道环流原理,使水沙分离,引清水自流灌溉。

天宝陂集蓄淡拒咸、引水灌溉和排洪排涝于一体,使福清大面积农田得以旱涝保收。天宝陂是闽中历史上最早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比莆田木兰溪上的木兰陂修建的时间要早三百多年。

水利工程要持续发挥作用,需要长久的管理与维护。天宝陂水利工程修起后,建立了岁修制度,翻检史籍,我们发现一些政声清明的福清主政官员,将修复天宝陂作为任内的重要职责。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年—1016年),知县郎简见天宝陂年久失修,拥堵严重,招募百姓进行疏浚,修筑了陂堤。熙宁五年(1072年),知县崔宗臣亲自鸣鼓督促当地百姓参与修筑天宝陂,有不至者则罚之,使“圳长七百余丈,溉田种千余石”。

宋人梁克家撰福建地方志《淳熙三山志》云:“元符二年(1099年),钟提举因巡历,乃委知县庄柔正修之,移旧地之上,陂旁有大榕,日听讼其下以董役,汁铁以锢其基,广十丈,溉田如昔时。”记载宋朝元符二年,知县庄柔正在天宝陂旁大树下审案,败诉者,罚其搬石修陂,以铁汁锢其基。不管是发动百姓修筑天宝陂,还是使用新的建造技术,庄柔正为修建天宝陂都可谓尽心尽力了。

“自古循吏为民造命,莫不以导水兴利为第一义。”感念历朝历代主政官员为修复天宝陂的殚精竭虑,明代福清籍官员叶向高撰写了《重修天宝陂记》,详细记载天宝陂的修建历程。

叶向高(1559年—1627年),字进卿,号台山,明朝万历、天启(1573年—1627年)年间两度出任内阁辅臣,为官三十余年,在内阁七年,未受一金,未求一事,未害一人。叶向高所撰的《重修天宝陂记》是福清水利史上最重要的文献资料之一,也激励着一代代福清人对先贤留下的水利遗产心存感恩、用心守护。

叶向高的《重修天宝陂记》记录了万历末期的一次修复天宝陂的经过,我们不妨看看都有谁参与到这项事业中。当时任福清知县的是广东番禺人王命卿,由于他初到福清,对当地情况还不清楚,但也明白“兹陂为邑大利病”,恰好这一年天雨不止,修陂提上了议事日程。王命卿向长期在县中任事的吏员询问,谁能担当修陂的大任,吏员推荐了过世坝长之子文遴,因为他“笃诚勤干,习于水利”。王命卿遂任命文遴负责此事,文遴提出施工方案后,王命卿发动全县百姓修筑,终于完成此项事业。由此可见,天宝陂的修复非一人之功,而是具有担当精神的官员、熟悉地方情势的吏员、通晓水利专业的地方士绅和预期从水利工程中受益的百姓共同完成的。

1945年,福清成立十三洋水利协会,再次重修天宝陂。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天宝陂进行加固重修,将大坝外坡改为浆砌条石滚水坝。1951年,成立天宝陂水利管理委员会,配备专管人员,加强了对天宝陂的管理养护。

值得一提的是,也许是受到了天宝陂的滋养,从福清走出的官员都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北宋林希接替苏东坡任杭州知府后,曾多次发动百姓疏浚西湖,并将长堤命名为“苏公堤”,“苏堤”由此得名。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施千祥任四川按察司佥事期间,也曾成功治理了都江堰。

和谐共生

天宝陂工程体现了中国古老哲学“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内涵。

在工程布局上,天宝陂的建造主要利用山形地势,避免对环境进行破坏性改造;在水量控制上,天宝陂引水灌溉是顺应引导而不是阻碍对抗;在工程材料上,天宝陂主材选择卵石、条石、铁等,就地取材。

天宝陂陂首由拦河坝、泄洪闸、进水口三大部分组成。为抵御洪水和海潮的冲击,天宝陂坝轴线顺水流方向凸出成拱形,与河道斜交,在右岸处形成漏斗状,右岸的取水口位于漏斗嘴,不仅调整了河道水流,而且增加了坝体轴线长度,使相同洪水的单宽过流量减小,有效减轻了坝体受洪水冲击以及坝脚受海潮上溯的压力。这种设计理念可谓是近现代鸭嘴堰、异形堰等长轴线堰坝的鼻祖。

时至今日,天宝陂依然保存古代的工程布局,其坝轴线呈东西走向布置,灌区涵盖福清龙江街道、海口镇等地的14个行政村等,灌溉面积达1.9万亩。

天宝陂是福清农业史与水利史上里程碑式的工程。千百年来,天宝陂与当地百姓休戚与共,它滋养了一代代福清人,也见证了当地百姓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诠释了人与自然是个生命共同体。

如今,天宝陂仍在发挥作用,并成为了一道美丽的城市景观。漫步在龙江公园和林则徐公园中,天宝陂的身影依旧年轻。叶向高治水、田螺姑娘等与天宝陂相关的民间故事仍在福清广为流传,成为舞台戏剧和民俗表演的重要内容,其中田螺姑娘的故事,叙述的是一位农夫在天宝陂中拾到一枚田螺,将其带回家中,田螺变成姑娘,为农夫做家务,农夫发现田螺姑娘从天界下凡的真实身份后,与田螺姑娘约定三年之后,将它放回天宝陂。三年过去了,农夫与田螺姑娘已是相依为命的伴侣,但无奈有约在先,农夫放回田螺。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为天宝陂平添了许多浪漫色彩。

天宝,这是唐玄宗的年号,开元和天宝前期,是唐朝的一个盛世。天宝陂就建于天宝年间,虽然此后天宝陂有过其他名字,但天宝陂这个名字却一直沿用到了现在。天宝陂在一千多年的时光中,得到了福清人的悉心爱护,所以才能福泽至今,今后福清人将更加爱护天宝陂这个水利工程建筑史上的瑰宝。(缪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