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花木葳蕤,山川相缪,人们不顾天气是晴光普照,还是风雨交加,都不约而同地踏上寻根之旅,抒发缅怀先人之思。
清明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记忆从未尘封,饮水思源,祭奠如在,只需要一声轻轻呼唤,一切便鲜活地涌动在每一个人的脑海里。
致敬圣贤
陕西延安黄帝陵,每年清明节都将在这里举行公祭大典,来自海内外的华夏儿女,汇聚在此,祭祀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孕育服章之美,称以华,制定礼仪之大,谓以夏,先贤托举着中华儿女绵延生息。
黄帝是中华文明的第一座基石,他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在神话传说中,黄帝是许多事物的发明者,他推算历法,制造舟车,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等,成就了千古的功业。在后人眼中,黄帝是令人高山仰止的存在,他的血脉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身体里,他已化作中华民族的共同之根。
中华文明的河流在历史中继续穿行,经过了尧舜禹等几道弯,到了周公这里,又是一处新的风景。正因为周公制礼作乐,形成各种典章制度和思想道德规范,才有了中国人骨子里“敬天尊祖”“尚贤保民”的基因,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心态结构,这也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五百多年后的孔子仍念兹在兹,在那个礼崩乐坏、互相征伐的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受尽困苦而不改其志,坚持践行自己所追求的“仁”“礼”理想,并修订六经,授学三千,集古圣贤思想之大成,创儒家一派,终像无处不在的空气,渗透到后世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中,这种认同感生长出强烈的民族向心力,让我们凝聚团结、薪火相传。
《论语》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祭奠圣贤,我们肃穆虔诚,感恩他们用各自经世救国的智慧光芒,点亮了中国思想的天空。在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中,我们体味到了中华文化的圆融与博大;在庄子“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中,我们品味到了顺应天地万物变化的瑰丽想象;在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我们认识到了富国安民、崇德向善的治理境界。他们是我们的来处,正注目着我们走得更远,这就是圣贤的力量,思想的力量。
致敬志士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志士者,重义而忘利,舍生而求仁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惟有一心报国为民者,才能称之为民族魂。
公元前100年,苏武毛遂自荐,怀着“备之以兵,出之以礼”的态度出使匈奴,没想到,此行一去便被扣押流放十九年,“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在北海极荒之地,苏武渴饮冰雪,饥吞野果,唯一与他作伴的,便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壮年奉使皓首归,苏武的不屈,源于对国家的信仰,自己背后的大汉既是他要守卫的地方,也是给他尊严与慰藉的故乡。
“父陷子死,巢倾卵覆。”这是颜真卿在《祭侄文稿》中写下的句子,其惨痛之情溢于言表。他的兄侄在安史之乱中,挺身而出,取义成仁。颜真卿将悲愤之情倾于笔端,化作了这“天下第二行书”。其实,颜真卿最看重的,不是自己“如关羽坐帐,气势逼人”的书法,而是那颗从未冷却的忠烈丹心。颜真卿在七十多岁高龄时,仍为国出使平叛,迎着刀斧,他面不改色,对于劝降,他痛骂不已。敌人拿着宰相高位相诱,颜真卿斥叱道:“颜常山乃我兄长,他骂贼而死,吾也自当守吾节,死而后已。”当叛贼向其请教称帝建国的礼仪时,颜真卿慨然道:“我身为大唐太师,所记得的只有诸侯朝拜的礼仪。”叛贼架起火堆相胁迫,颜真卿二话不说,随即挺身赴火,此等凛然正气让贼人自惭形秽,只得将颜真卿缢杀。
“忠贞已向生前定,老节须从死后休。”这是文天祥赞颂苏武的诗,同时,他冷冷一问,那些出卖国家的人识得苏公的义胆吗?在被俘的日子里,他屡拒招降,吐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句,死亡面前,他从容不迫,对吏卒道:“吾事已毕,心无怍矣。”在他遗体所着的衣袍里,人们发现了他的手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落款为宋丞相文天祥绝笔。这份平静情绪下面,是道义的强大。文天祥也曾记述颜真卿的就义过程,最后一句是:“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行天。”
祭奠志士容易让人潸然泪下,因为英雄总有相同的特质,他们对这片土地爱的炽热,那一腔血不因顺逆、生死而变更,且千秋以来,一脉相承。“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读一读革命烈士邓恩铭的绝笔诗,难道不与爱国诗人陆游的临终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惊人相似吗?抗日将军杨靖宇曾说:“国既不国,家何能存?”这句诘问又岂不与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如出一辙?
致敬文英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满是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和社会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植文化自信的沃土,而那些文英们就是绿荫如盖的参天巨木。
杜甫总以一位清癯老者的形象让国人怀想,他为民疾呼的声音世代久久回荡,不仅有着“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忘我自白,对于贫苦旧邻的弱小无助,他犹发出“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的同情救济,这种悲天悯人和民胞物与的情愫,是民族气质中最柔软的存在。还有那“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辽阔沉思,让后人见识到什么叫作笼盖宇宙的气魄。
苏轼常以一副乐呵呵的样子示人,给我们传递了旷达与乐观的人生态度。若无苏东坡,就必然少了“此心安处是吾乡”“人间有味是清欢”“一蓑烟雨任平生”等多重人生境界,也必然少了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妙,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之趣,以及“沧海一粟”“胸有成竹”“明日黄花”等耳熟能详的成语。幸好,我们民族的文学史上,苏东坡未曾缺席。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写下这首词的,乃是被誉为“词中之龙”的辛弃疾,该词结处,他叹道:“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中华文化之美,在于一种平衡,既有婉约,便有豪放,辛弃疾以剑作词,将纸上典故与胸中意蕴编织出多少奇逸之作,从“东风夜放花千树”到“却道天凉好个秋”,从“男儿到死心如铁”到“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把绮丽沉郁悲壮雄浑等复杂情绪混合起来,且都表达得淋漓尽致,为我们民族的文脉注入了一股英雄之气。
赤县神州钟灵毓秀、人文荟萃,五千多年的深厚积累是我们最引以为豪的软实力。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致敬医者
一个民族除了精神世界,其身体健康也至关重要,“神农氏尝百草,始有医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
三国时期,有位医生名叫董奉,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他为人治病,不取钱物,只要求若使重病者治愈,栽杏五株即可,轻症者,栽杏一株,如此数年过去,竟得十万余株,终郁然成林。因有这个故事,人们便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
明朝的李时珍出身医学世家,他立志撰写《本草纲目》,辞去了太医职务,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远途跋涉,风雨无阻,“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高山、大泽、深谷、盆地,处处都留下了他坚毅的脚印。为弄清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他不惜亲身试药,“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证实了曼陀罗花须与火麻子花同用方能具有麻醉效果,而合药的方法与服药的剂量,李时珍不知经过了多少次尝试,才能这样精准无误。《本草纲目》这部皇皇巨著,共计52卷,收载药物1892种,附药图1160幅,附医方11096个,用时二十七年始著成,李时珍用他的知识与努力,为后人也为祖国医学留下了一份珍贵遗产。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清明祭英烈,传承才是最好的纪念。今年,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全国打响,无数医疗人员奉献了“最美的逆行”,他们是与疫魔、与死神搏斗的英雄。在战斗过程中,有多位医务人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清明时节,我们深切哀悼。中华民族是崇敬英贤的民族,他们将永远被我们铭记。(蔡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