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家治理的历史经验

发布时间:2020-02-18 17:30:57   来源:学习时报

延续历史  着眼现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形成与发展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我国历史上,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并重,治统与道统相结合,在国家治理上的作用不容忽视。20世纪的头50年中,在各种理论、道路的交织中,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其社会和文化背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历史虚无主义及其他一些错误思潮,正是从这个角度来否定我们社会主义道路的合法性。因此,把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本民族土壤之中、建立于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着眼于现实,不割断历史,不忘记国情,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借鉴国家治理的历史经验

在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历朝历代积累了丰富的国家治理经验,一些思想和做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以下总结六条经验。

重视吸取大一统经验,坚持中央集权一元化的治理主体地位。我国自秦汉以后基本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中央权威,保持政令畅通,是治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首要条件。历史经验证明,任何形式的分裂和治理主体的多元,都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但中央集权的一元化治理主体并不意味着治理方式的单一,也不是绝对的权力集中,而是尊重这一历史规律,运用这一历史传统优势,并在新形势下创新发展。

重视吸取依法治国和德法相依的思想与经验。自秦汉后我国历史上一家一姓的王朝变更虽然比较频繁,但基本制度特别是政治法律制度,延续两千多年并没有根本变化,这说明封建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早期的制度设计比较完备。一些存在时间数百年的王朝,自一开始就比较注意法制建设,其中的一些立法思想、立法原则和执法精神,仍值得我们借鉴与弘扬。但“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德法相依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重视。

重视吸取选贤用能与严格吏治的用人思想与经验。我国历代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选贤任能思想和方法。制度用人,考试考核用人,公平广泛用人,德才兼备用人,以及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用人所长等优秀思想与措施,至今仍有继承价值;“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循名而责实”的实践用人,至今仍是有益的经验;历代精简冗吏、严格考核,强化监督制约,建立功过分明、赏罚分明的人才评价机制等以提高治理能力的思想与措施,至今仍有可参照之处。“明主治吏不治民”,反腐倡廉、严格吏治是历史上稳定政权、赢得民心、提高治理能力的重要措施,其基本思想与若干经验仍然值得吸取。

重视吸取巩固和运用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与经验,建立富有民族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历代统治者高度重视主流意识形态树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重视礼乐教化的推广,重视政治秩序、社会秩序与思想文化秩序的统一。自西汉中期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支撑封建政治秩序、社会秩序的主流意识形态,到唐宋,儒家思想更具有了“道统”的地位,不仅展现出吸纳融汇其他思想文化的强大力量,也成为统治阶级巩固“治统”的重要手段。悠久的传统文化造就了许多优秀的中华思想理念,“和谐”“民本”“公廉”“勤能”“孝义”,忧患意识与爱国主义,以及仁义礼智信等基本思想与社会价值观,深入民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践行,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与人民大众的日常行为结合起来,与人才选拔使用结合起来,与整个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结合起来。

重视吸取历史上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借鉴历史上大一统与“天下一家”并重的边疆民族思想,坚定维护国家统一与完整,强调民族的一致性而非差异性;高度重视边疆民族地区的干部选用。系统总结我们处理边疆民族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在边疆问题上有长远眼光,未雨绸缪;在民族问题上以发展经济、传播文化、移风易俗来推动融合,缩小与内地发展水平的差距。

重视吸取民本思想精华,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现代化。一要重视民生。“事先大功,政自小始”“民事不可缓也”。应当弘扬“以人为本”的优秀传统思想,高度关心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的民生建设。二要重视社会治理。应借鉴历史上社会治理的有益做法,结合当今现实,发展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又富有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三要重视基层社会信仰问题。我国历史上对有文化渊源的民间信仰与宗教总体上是宽容的,由于这些信仰和宗教是中华文化的支脉,它们在漫长的传统社会中有一定社会治理意义,对中华文化也起到认同稳固的作用,如福建沿海的妈祖信仰传播很广,其中就包含有诸多符合当代价值观的积极因素。当然,对异端邪教黑势力要坚决打击。

在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国家从未像今天这样以豪迈之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人民从未过上像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借鉴古今中外的治理经验,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有智慧,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卜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