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说】找回我们儿时的洱海

发布时间:2020-12-02 07:05:1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2015年,结束漂泊返回家乡大理市双廊镇的我,赶上了环洱海民宿业的高峰期。家里盖起了新房,我的家人也从渔民变成了民宿从业者。以此为起点,我成为了洱海保护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苍山洱海是大理人浓重乡愁的底色,为了保护洱海,大理人做出了许多牺牲。在我的记忆里,大理为洱海水质倾注心力,始于上世纪90年代。洱海周边的农村经济因为洱海保护而多次转型。1996年是第一次阵痛:“双取消”(取消大型柴油渔船和网箱养鱼)政策的实施,让洱海边数百年的造船业遭遇沉重打击,农村经济一时陷入萧条。

重获生机是在2010年左右,第一波“逃离北上广”的人涌入环洱海的村庄兴建民宿,为沉闷的大理旅游业找到了新方向。然而旅游业井喷式的发展需要面对沉重的现实——环洱海地区人口激增至近百万,本就孱弱的环保基础设施更加不堪重负。

转机来自2015年。党中央的关注让“一定要保护好洱海”成为了大理的最强音。环洱海村庄巷道开始铺设排污管道,粗放种植升级为生态种植。然而,2016年底出现了暖冬,导致部分水域蓝藻再现,各项水质指标下滑,“抢救洱海”日益迫切。

2017年4月,因为抢救性洱海保护,洱海边2500家客栈餐饮全部停业。这是中国环保史上罕见的一幕。关停客栈是出于加快环保工程进度的考虑,但是部分村民难以理解,一些外来投资者也陷入焦虑。直至2018年6月,洱海环湖截污工程完工,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环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环洱海地区真正实现了长远发展。

为了推进环保工程带来的18个月停业,也是对村民和投资者理念的洗礼。2018年秋天,双廊镇民宿陆续恢复营业,客栈经营者的环保意识更强了。比如,在接待游客时,会提供一些环保方面的小提示:把卫生间的小罐洗护用品换成大瓶装;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消耗,用可降解垃圾袋取代了一次性塑料袋……

持续的努力换来了洱海水质的“稳中向好”,但洱海保护仍是一场未抵终点的马拉松。我们由衷地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儿时的洱海能够重新回到大理人的面前。(作者:大理市双廊镇客栈行业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