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目前,脱贫攻坚战进入倒计时,时间紧、压力大。要想圆满完成任务,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加试题”考验,必须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
要脱真贫、真脱贫,落实责任不松劲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一组数据,道出过去一年多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
成就,来之不易。一年多来,为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落在实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同群众一起出主意、想办法……
“落实”,字重千钧。今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贫困人口减至551万人。剩下的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2707个未出列贫困村,总量虽然不大,但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而已脱贫人口中,就业不稳定等问题以及返贫、致贫风险仍然存在。
这些“硬骨头”怎么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向明认为,这些地方的人也期待过上好日子,脱贫攻坚正是处于紧要关头的时候。越是这个时期,越是需要“加把劲”的时候,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我们都要奋力攻坚。
今年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也是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
逆水行舟、滚石上山,更需要实干精神和狠抓落实本领。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进一步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发力,狠抓政策落实,对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县和行政村,要组织精锐力量强力帮扶、挂牌督战。
当前,摆在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努力克服疫情给农村脱贫带来的现实困难。这些困难表现在多方面,比如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阻、贫困地区农产品滞销、易地搬迁配套项目停工等。如何统筹战疫战贫两个战场,把时间夺回来,这是今年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最现实问题。
时间紧,压力大,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加试题”考验,是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王向明认为,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的艰巨性,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以钉钉子精神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细落实,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努力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要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不折不扣抓好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要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把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
转变作风,关键在抓落实。抓落实,体现党的初心使命和务实作风。
梳理改革开放40多年来篇幅最短的这份政府工作报告,发现谈成绩很简略,但干货满满,突出了新形势面临的问题以及要采取的新措施、新办法。上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庆松说,政府工作报告“瘦身”,本身就是党和政府以上率下务实精神的体现。
“面对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及我国发展面临的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设GDP增速具体量化指标,而是要求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稳住经济基本盘、社会基本面的基础。无论是保住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还是防范化解风险、促进经济发展,抓好落实都是关键。”郭庆松认为。
转变作风,目的是为了造福人民。务实的政府工作报告,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国政协常委边发吉总结了“三个强烈对比”:一是民生目标的设定和经济增速目标的不设定形成了强烈对比,二是民生的松和政府的紧形成强烈对比,三是篇幅之短和信息量之大形成强烈对比。边发吉认为,这才真正体现人民理论为人民的执政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的因素。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干部作风,既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也是一种成功的工作方法。”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又贤指出,“人民至上”同狠抓落实是根本一致的,就是要求落实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实人民的主体地位,落实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
“脱贫攻坚收官在即、胜利在望。越是这个时候,各级党员干部越要坚持‘三严三实’,拿出过硬作风,投入更大精力,横下一条心,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力求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全国人大代表姚顺武认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推进抓农村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一抓双促”工程,就能确保脱贫攻坚质量高、成色足、可持续。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实现精准脱贫,需要找到贫困的真正“病因”,拔掉致贫的关键“病根”。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能都照一个模式去做,而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内容,更加体现精准的要求,包括对外出务工劳动力要在就业地稳岗就业、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等。”郭庆松表示,一系列政策举措陆续出台,目的就是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此前,各地结合实际,不断探索脱贫攻坚新路径。
海南将采取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开展全省“大比武”活动等举措,对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精准整改。
云南省昭通市紧抓“最后一公里”不放松,打赢各类问题“清零战”、易地搬迁“巩固战”、劳动力稳定就业“攻坚战”、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突破战”。
重庆市荣昌区则实行区镇村三级书记遍访困难户,根据疾病、子女上学等实际情况,一户一策进行扶助。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重要的还是调动农户积极性。增强“造血”功能,激活内生动力,防止返贫,脱贫效果才更巩固。
“新的起点,要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在思想认识、政策保障、规划引领、工作落实上加强衔接。”全国人大代表吴梅芳提出,在领导机构、工作班子、人员队伍、体制机制等方面做好衔接,确保从脱贫攻坚顺利过渡到乡村振兴,从全面小康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交汇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事实上,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已提出,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作了进一步阐述和引领。”郭庆松表示。(李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