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禄易得,名节难保。爵禄或失,有时而再来;名节一亏,终身不复矣。
——《牧民忠告》(元·张养浩)
译文
高官厚禄相对容易获得,名声气节却难于坚守。爵禄要是失去了,还有机会再重新获得;名节一旦丧失了,或许一辈子都无法挽回。
解读
明代清官于谦在《无题》一诗中说:“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他一生志存高远、坚守节操、克己修身。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谄媚者争相献金。每逢朝会期间,进见者须献白银百两,而于谦每次进京,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袖子,说:“只有清风”。“两袖清风”由此得来。
“白袍点墨,终不可湔”。名声犹如白色的衣服,一旦沾染了墨水,就难以再洗净。中华民族历来都讲“为政以德”,官员须珍惜名节、注重操守。兰考历史上出了一个有名的清官张伯行,为谢绝各方馈赠,他专门写了一篇《却赠檄文》,其中说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张伯行在康熙年间曾任福建和江苏巡抚,他廉洁自守,从不接受馈赠,即便是离任时百姓送来自家种的蔬菜水果,他照样婉拒。
“士崇名节道方兴”,守名节是共产党人的一贯遵循。“导弹司令”杨业功就任旅长当天,亲手书写了“携礼莫入”四个字贴在门上。一是约束自己,二是警示别人。一次,一位下属得知他喜爱书法,专门送来了一些优质宣纸,没想到还未进门,就被杨业功一口回绝:“共产党员的党性,绝不能在一张宣纸上失守。”此后再也没人敢给杨业功送礼。其如此讲党性、重名节,当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学习的典范。(颜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