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马院村闽中游击区革命纪念馆里,珍藏着一个破旧的箩筐。就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箩筐,却和当年一部电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战争年代游击队战士和人民群众深厚感情的见证。
现年八十岁的杨国梁,是土生土长的马院村人,他的母亲林阿秋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林阿秋(1920年—2015年),马院村一位普通的村民,如果不是在八十多年前的那次挺身而出,或许她的名字无人知晓。作为革命后人的杨国梁,忆往昔峥嵘岁月,依旧难掩激动之情。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留在南方各根据地的少数红军、游击队,在中共地方组织的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1934年10月至1936年8月间,中共闽中特委领导的一支闽中游击队,在以常太为中心的莆仙崇山峻岭中开创出一块独立的游击区。活跃期间的游击队没有正规红军部队参战,由地方党组织自主领导,与国民党军队展开奋战。
国民党军为了遏制闽中游击队的发展壮大,把第四十九团从福清调到莆田来“清剿”,并采取了“三光政策”。敌军的残忍激起了常太村民的义愤,他们自发组织起来,与游击队员团结一心,有的菅茅藏伤员,有的节省粮食支援游击队。
其间,隐藏在深山老林的游击队急需一部电台与外界联系,以便更加准确有力地打击敌人。远在城里的地下党组织有一部电台,此时,必须有人翻山越岭进城取回电台。可是,常太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条路已被敌人封锁,人员进出需要严密盘查,游击队员出村很容易被敌人认出。如何取回电台?游击队员们心急如焚。
看到游击队员们愁眉不展,不到二十岁的马院村村民林阿秋自告奋勇。第二天天不亮,林阿秋和叔公两人就起床了,扛着扁担,挑着箩筐,乔装成走亲戚的模样,按照游击队提供的路线,一路疾行。到联络点时,已是下午时分。联络员将沉甸甸的电台交给林阿秋和叔公,嘱咐他们一定要将电台交到游击队手中。
为谨慎起见,林阿秋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无线电台的零部件拆分,分别置于各自的箩筐底部,上面盖上一包包食盐,伪装成乡亲们委托他们买盐的样子。临近天黑,二人才动身,准备趁着夜色返回马院。
本以为天色已晚,敌人的防备会松懈,可是当他们走到常太境内的熨斗路段时,远远望向敌人的哨点,发现敌人盘查似乎比往日更严,他们不但掀翻了村民的担子,还用枪托敲碎一切可疑物品。如何通过敌人的封锁,将电台平安地交给游击队?林阿秋和叔公商量,决定等天完全黑后,绕过这条唯一的村道,从人迹罕至的山路爬过去。
常太的山,崎岖不平,林木茂盛,杂草丛生,林间还有数不清的毒蛇虫蚁。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他们只能一路摸黑前行。一直到次日清晨,二人终于到达游击队的据点,将无线电台安全送达马院村,交到游击队员手中。而此时,两人的脸上、手上、脚上被划破了数道伤口,鲜血浸透了旧衣服,却浑然不觉。
“母亲告诉我,把电台完好无损地交给组织是当时唯一的念头。”杨国梁说。
这部电台,为闽中工农游击队与外界连上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闽中游击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克服艰难险阻,与敌周旋,粉碎敌人的“清剿”,保存了游击武装力量,巩固了游击根据地。而后,林阿秋和她的叔公又积极投身革命,以普通村民的身份开了一家小店,给游击队员打掩护。
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中党组织率领游击队先后开辟了以常太外坑、漈川、金竹坑为中心的莆仙边游击根据地,游击区域从莆田一直影响扩大到仙游、永泰、闽侯、惠安等县,成为南方八省十五块游击区之一。(吴震 宋雅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