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机关严格日常监督 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纪法保障

发布时间:2019-12-02 08:12:11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在不久前闭幕的第二届进博会上,许多参展商带来了新技术新产品,把中国作为“首发”“首展”之地,他们中还有许多是“回头客”。参展商们对中国营商环境充满信心,离不开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地落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职能职责,依规依纪依法开展监督,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纪法保障。

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落实落地,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福建省纪委监委把推动落实减税降费作为今年全省纪检监察工作重点,找准靶心、精准发力,着力发现和查处贯彻落实不力,有令不行、自行其是,搞拖延、打折扣等行为。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出台《关于加强政治监督的实施意见》,专门将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的重点突出强调。浙江省建立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纪税协作”工作机制,聚焦减税降费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纪检监察机关与税务机关协作开展联合督查,完善监督检查信息共享机制,健全案件和线索快速通报、移送、处置机制,推动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仅杭州市今年1至8月就累计新增减税降费404.93亿元。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亲”是要求,“清”是底线。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定期走访调研中小民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困难和问题,采取多项举措推动惠企政策和改革措施落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广东省纪委监委制定了《关于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发挥职能作用 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着力营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严肃查处权钱交易、利益输送、暗箱操作等违纪违法行为,督促有关部门对破坏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开展整治,对涉及欺行霸市、垄断经营等破坏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河南省长葛市纪委监委围绕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等查找症结,征集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今年共深入62家企业走访调研23次,督促解决难点问题26个。

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格执纪执法,对破坏营商环境问题“零容忍”。针对办事难问题,辽宁省梳理出6方面83项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严肃查处“调门高、做功差,虚报浮夸、不干实事”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顶风违纪、影响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既追究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又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仅大连市今年就查处破坏营商环境腐败和作风问题18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人。吉林省纪检监察机关扎实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治理,明确“国家工作人员破坏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第一时间受理、严肃查处”,处置情况及时反馈举报人。为及时处置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四川省纪委监委建立了政商交往中公职人员违纪违法问题信访举报绿色通道,坚决治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推动治理招投标、工程建设等领域腐败问题。云南省昆明市组织开展市直机关作风建设满意度评价,建立起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违纪违法问题信访绿色通道和快速核查机制,严查涉企服务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3个,问责处理72人。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黑龙江省委对24个市县(区)开展常规巡视,并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工信等7个系统开展“整顿机关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省市县专项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查找破坏营商环境问题1145个,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2件,问责52人。湖南省湘潭市针对18个投资过亿的重大项目落地工作开展专项巡察,重点检查各级党组织是否存在履行主体责任不力、服务意识不强、担当作为不够以及党员干部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纪委监委探索实行监督目标清单化管理,按月列出监督清单,对有关职能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市、县两级纪委监委今年共发现问题40个,督促推动立行立改4个,协调解决7个,跟踪督办29个。(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