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芭莘那,全国政协委员、普米族歌唱家。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杨海龙 摄
“这几天太忙了,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不仅要参加政协小组会议、撰写提案和大会发言稿,还要接受媒体的密集采访。”近日,在委员驻地,全国政协委员、普米族歌唱家茸芭莘那告诉记者。
为何会有如此密集的采访呢?原来,茸芭莘那是来自云南普米族的少数民族界别的政协委员。普米族只有4万多人,在56个民族中属于人口极少民族。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近年来,茸芭莘那一直都在致力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工作。
在56个民族大家庭中,有28个人口数量少于30万的人口较少民族。他们大多没有文字,民族文化主要通过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代传承。
去年,茸芭莘那与其他人口较少民族委员一起联名提案,建议从国家层面开展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文化典藏工作。不久,典藏工作在国家图书馆正式立项启动,首先以28个人口较少民族中的普米族作为试点开展。
做好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文化典藏工作的意义在于,口头传统文化是认识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钥匙,是研究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枢纽,是展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窗口。在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中,对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进行保存,让人口较少民族在物质上得到获得感的同时,能够留住他们的精神家园,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丰收。
“我们普米族人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把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传下去。”茸芭莘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希望通过此次普米族口头传统文化典藏工作的实施,为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起到教科书式的作用。
去年8月至12月,茸芭莘那和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团队三赴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丽江市的普米族聚居地,行程三万多公里,做了大量的口头传统文化典藏工作,记录了普米族传统婚礼、祭三脚等重要民俗活动,典藏了50多首普米族传统民歌,拍摄了91岁普米族老人曹长寿讲述的20多个普米族民间故事,采集了普米族口头传统文化的持有者和传承人的口述史影像,收集了大量与普米族口头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影音等资料。
“28个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数虽然不多,但在民族种类上却占据56个民族的一半。”茸芭莘那认为,加紧保护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文化,是保持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为此,茸芭莘那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议,成立专门机构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建议设立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加大国家艺术基金、国家出版基金等对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设立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研究基地,支持开展各类研修学习、田野调查和教育培训活动,加强中青年人才培养,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建立文化生态保护村、民族博物馆、文物展览室、陈列室或文化展厅,将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加快口头传统文化搜集整理工作的成果转化,进行相关题材艺术再创作,并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文艺推广和宣传力度,形成集“典藏—保存—服务—演出—推广”于一体的完整流程。
“尽管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文化典藏计划才刚刚起步,但有了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茸芭莘那说。(杨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