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袁隆平”情注中国最好吃的软米——记国家水稻德宏综合试验站站长、德宏州农科所二级研究员董保柱

发布时间:2018-10-10 07:51:05   来源:德宏州纪委

在美丽的孔雀之乡德宏,说起国家水稻德宏综合试验站站长、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二级研究员董保柱,不仅德宏的、云南的、缅甸的农民和普通城市居民都种过、吃过他选育的优质软米,而且还因“选育出中国最好吃的软米”“首次发现优质软米多小穗新水稻”“创新研究省肥、省药、省水、省工‘四省’丰产栽培新技术”等科研成果,分别受到过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副总理回良玉的亲切接见,因而在全国小有名气,在德宏家喻户晓。由于在优质稻选育中的贡献突出,董保柱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德宏的“袁隆平”。

走进董保柱的办公室,翻开一摞摞“等身”的奖状,不禁对眼前这个中等身材、头戴草帽、卷着裤脚、鞋上粘着泥土、穿着简朴的科技工作者肃然起敬。董保柱先后被国务院、农业部、科技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总工会等7个中央部门分别授予“全国10名农业科研标兵代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星火科技“先进个人”、“第三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二十三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特别奖”等荣誉称号;董保柱自2007年以来连续11年被农业部聘任为国家水稻德宏综合试验站站长,也是四川、贵州、重庆、广西和云南五省(区市)唯一的1名连续11年被农业部聘任为国家水稻综合试验站的站长;被云南省政府授予“云南省职工十佳技术创新能手”“云南省先进工作者”“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云南省职工创新创意成果展览会“金奖”等荣誉;被德宏州委、州政府授予“德宏州首届突出贡献特等奖”和“德宏州科学技术特等奖”2项大奖。

微信图片_20181009174845.jpg

母亲的熏陶练就了他坚韧、奋斗的品格

1958年,董保柱出生于腾冲县新华乡的一个农村家庭。在他7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人含辛茹苦、勇敢坚强地支撑着他们8口人的大家庭。童年的记忆里,饥饿成了生活的底色。“长大后要当农业专家,让天下的母亲吃饱,要做出一番事业来报效母亲!”如一粒种子,悄悄地种进了董保柱的心田,成了他最大的梦想。

心若向阳,无畏绽放。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里,尽管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活万分困苦,可母亲乐观向上、坚韧不拔、不畏困难的品格,就如血液悄悄地流进了董保柱的心田,深深地感染了董保柱,练就了他坚韧、执着、奋斗的品格。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董保柱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考上了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大学时光里,他像一个斗士,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乳汁。198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州农科所工作,此时正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他被安排到梁河、陇川、芒市的村寨蹲点工作,白天他与农民群众一起耕田、耙地、插秧,观察水稻生长情况,晚上又一头钻进办公室整理水稻生长资料,将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形成具体的操作方法指导生产实践。蹲点5年间,他与同事们开展水稻示范栽培样板25000多亩,帮助农民群众增收152万元,让农民母亲吃饱,正在渐渐变成现实。

1987年,董保柱回到州农科所,埋头开始了他的水稻育种、选种等科研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同事们,讲述了董保柱付出的艰辛。

“董老师就是一个热衷于研究水稻的人,他太喜欢水稻了。他所有的研究工作如到田间做杂交、授粉、育苗呀都要亲力亲为,在高达35至40度高温的大棚里做实验,每一道工序他都要亲自做。他没有双休日,工作成了他的习惯,星期六星期天他都要来研究室,来实验田。上班的时间里,每天我们下班了他还在办公室忙碌,一直到晚上9点、10点才走。他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一个。”州农科所党支部书记说道。

“每天早上8点不到就上班,晚上天摸黑才下班,为了工作很少在中午和下午陪我吃上一顿饭,星期六、星期天、节假日也很少陪我去亲朋好友家走一走”。妻子如是说。

“2009年,董保柱患了胆结石住院,出院后医生让他休息一个月,可他没有休息过一天,天天挂着引流管来上班。”同事这样说道。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由于长年累月、不知疲倦地在田间、实验室劳作,董保柱病倒了,1999年,他的血糖升高到了17.26,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可他,从不把病放在心上,反而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勤奋地工作,每天他自己打完胰岛素,又下地干活了。

“董老师真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连大年初一都泡在研究室里搞研究!”“他的手比农民的还要粗糙。”“2015年的一天,他来田里观察水稻时不小心摔倒了,钻心的疼痛让他每天晚上都躺不平,只能用2床被子垫着靠在床上。同事、家人都叫他去医院检查一下,但那几天正值水稻抽穗,他每天都要进行实验,总说没有时间。半年后单位组织体检,医生才告诉他,他的肋骨有3根断裂过,但现在已经愈合了。他才说,难怪疼成这样了。”采访中,董保柱的同事争先恐后地向记者叙述着自己的见闻。

“董保柱,辛苦了!”“人民公仆!”“董老,您是我们的榜样!”“好几次去采访,都看到董研头顶烈日在田间劳作、科研!像这样的专家,就是真正践行杨善洲精神的典范,值得我们终身学习!”5月16日在德宏州委联系专家群里,当专家们看到董保柱头戴草帽、脚穿雨鞋、手拿镰刀正在实验田里收割稻谷的照片时,群里各行各业的专家们纷纷点赞,表达着自己由衷的钦佩。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果实。翻开董保柱荣获的一项项大奖,他取得的一项项沉甸甸的喜人成就浮出水面。

微信图片_20181009174850.jpg

首次发现优质软米多小穗新水稻

1999年董保柱在田间观察研究德宏的优质软米品种资源时,首次发现了优质软米多小穗新水稻,通过连续14年的艰难育种研究,现已选育出一批巨穗型多小穗优质软米新品系。这种新品系的突出特征是:穗子大、秆子粗、中矮秆、抗倒伏、分蘖力强、抗病性和米质好,每个小穗可结2-5粒谷子,比中国目前种植的稻谷每个小穗仅结1粒谷子多结1-4粒谷子,每穗粒数可达200-300粒,比目前种植的优质稻每穗粒数增加50-120粒,预计每亩可增产优质稻50-150公斤,对提高优质稻单产和米质均有重大价值。

目前,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民以稻米为主粮,水稻种植面积大约为23.5亿亩。据推测,若这些田都种植董保柱发现选育的巨穗型多小穗优质软米新品系,每亩增产50-150公斤,总产可增加1.2-3.5亿吨,按每公斤优质稻谷售价3元计算,总产值可增加3600-10000亿元。

微信图片_20181009174813.jpg

成功选育了15个“德优”系列软米品种  解决了德宏软米好吃不高产的难题

云南的城乡居民,解放前在稻米饮食方面,有3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西双版纳的傣族喜食糯米,文山、红河的壮族、哈尼族喜食香米,德宏的傣族、景颇族喜食软米,著名的“遮放贡米”和“文山八宝米”两个历史稻米品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德宏软米长期以来就是中国优质米中的一种特别珍贵的类型,其育种技术在中国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然而,德宏传统的优质软米老品种虽然米质比较好,但由于秆子高、一般可达1.6-2.0米之间,抗倒伏能力差,生育期长,亩产一般仅达150-200公斤,优质而不高产,很不适应现代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的需求。

1988年以来,在省州农业和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董保柱一心扑在德宏优质软米新品种的育种及示范推广研究创新工作上,经过艰难育种攻关,最后,董保柱一举攻克了困扰德宏优质稻发展的难题,成功选育了15个优质高产、抗病强的优质稻新品种,翻开了德宏优质稻育种事业的新篇章。

选育成功了通过省品种审定品种10个,通过州品种认定的品种11个,获国家商标权1个,拥有知识产权证书总数累计已达22个。育成的这些品种由于米质好、植株中矮秆、产量高,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南方黑条矮缩病、抗稻飞虱、稻叶蝉等6种病虫害,化肥农药需要量少,抗旱能力强,省肥、省药、省水、省工“四省”性状突出,深受德宏和缅甸农民的喜爱,2000-2017年18年已累计种植5022.2万亩,其中缅甸4551.83万亩,占90.6%;德宏392.56万亩,占7.82%;保山、大理、临沧、普洱等外地州77.8万亩,占4.58%,为满足人们对优质软米需求做出了重大贡献。

微信图片_20181009174830.jpg

三个优质软米品种获得了缅甸国家品种审定

2018年5月,由德宏州江龙贸易有限公司主持申报董保柱二级研究员选育成功的德优8号、德优16号、德优12号等3个优质软米品种,正式通过了缅甸国家品种审定,标志着德宏州独立自主研发成功的科研成果首次获得了缅甸国家的认可。

董保柱选育成功的德优8号、德优16号、德优12号等3个软米品种,由于米质好、产量高、抗病虫性能好,化肥、农药施用量少,耐旱耐涝能力强,省肥、省药、省水、省工“四省”性状明显,深受缅甸农民喜爱,自2002年以来17年累计种植面积达4551.83万亩,成为中国在缅甸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稻品种。

“缅甸拥有1.2亿亩水稻,董保柱选育的这些优质软米品种和栽培技术深受缅甸农民的欢迎,十分有助于中国今后在缅甸建立一个可靠的优质软米国际后备粮仓,可从国际的角度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州农科所主任高瞻远瞩。

微信图片_20181009174840.jpg

进行了“四省”丰产栽培  打造绿色环保优质软米

“中国目前食品安全令人堪忧,而且在种植农产品过程中大量施用农药、化肥,灌溉用水多,打药、施肥、用工很多,医院挤满病人,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让人们十分忧心。”“我们不能靠施肥来提高单产,这样不仅破坏生态,还会影响人类的健康。”董保柱说。为了解决这一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吃上优质、高产,而又绿色环保的优质软米,从2011年开始,董保柱又将目光紧紧盯住绿色生态优质稻这一领域,开展了省肥、省药、省水、省工优质稻“四省”丰产栽培技术实验。

通过不断的努力,成功选育出了优质、高产、省肥、省药、省水、省工“四省”专用品种,并进行了“四省”丰产栽培,从而大幅度减少了优质稻的农药、化肥施用量,减少优质稻的用水和用工,而且还大幅度减轻了优质稻病虫害和倒伏,不仅使德宏优质软米单产提高30-50公斤,而且让人们吃到了优质、环保、绿色的软米,减轻了人们对食品农药化肥残留危害的担忧。

董保柱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的“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

微信图片_20181009175606.jpg

“我要选育出中国最好吃的软米”

“我要选育出中国最好吃的软米!”一生奋斗不息,创新不止的董保柱,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在科技创新的路上,又出发了。

在昆明南博会的现场,在德宏州“两会”间隙,在省科技厅到德宏调研的现场,甚至在中国的沿海、东部、北部各大城市,董保柱走到哪里,就背着电饭煲和不同的优质米去到哪里,然后将不同的米煮出的饭依次排开,让大家品尝,提出意见。

“除了保证水稻的食用安全,水稻的食用口感也是要突破的课题之一。”董保柱说。

5月28日,在州农科所内记者看到,9口电饭煲依次排开,随着热气升腾,一股股米饭的清香飘散而来,让浙江大学杨万江教授一行顿觉饥肠辘辘。打开电饭煲,依次品尝着每一口锅里的米饭。通过品尝对比,大家一致选出了一锅清香浓郁、色泽鲜亮、晶莹剔透、口感软糯的米饭。当谜底揭开之时,原来这一品种正是董保柱选育成功的优质、高产,省肥、省药、省水、省工“四省”专用软米新品系2-3-2(长粒型)大米。

当天,与这一品种对比煮熟品尝的优质稻品种有:日本著名大米“越光”、黑龙江省的“稻花香”、天津的“津稻179”、江苏的“南粳9108”、湖北的“太子贡米”、德宏的“滇屯502”、“滇陇201”、软88(德优8号的一个品系)和芒市、瑞丽食馆的大米等日本和中国著名的8种不同类型的大米。

大家品尝完不同品种的米饭,纷纷为董保柱选育的软米新品系2-3-2(长粒型)的口感和味道叫好,认为这一品系的大米饭最好吃,大家更为“四省”栽培技术能提高粮食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意义称赞。

“他去哪里开会、培训,都要将他的锅背着去,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饭煮起。”州农科所党支部书记柳春丽说。“为什么?”记者好奇。“为了研究他选育的优质软米在各个地方的味道,同时为了让各个地方、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领导和群众都来帮他尝尝不同的品种煮出的米饭,哪个品种的口感最好。”柳春丽答。

“正是因为有这样永不停歇的奋斗和创新精神,董保柱才会取得今天这样瞩目的成就。”州农科所主任郑宇峰说。

……

品尝着一锅锅全国各地小有名气的优质软米饭,记者真切地感受到,董保柱“我要选育出中国最好吃的软米”的新目标正在渐渐变成现实。(李艳  倪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