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906年片断译述了《共产党宣言》的内容,著文介绍马克思主义—— 献身革命的朱执信

发布时间:2018-10-15 07:58:1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朱执信像

1906年1月,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列传》,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等人。

提起《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首译者,人们往往首先会想到教育家陈望道。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理论上和思想上作了积极的准备。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1906年,已经有一位仁人志士在撰文评价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片断译述了《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他,就是朱执信。

投身救国

朱执信(1885年—1920年),中国民主革命家。祖籍浙江萧山(今杭州市萧山区)。1885年10月生于广东番禺(今广州)。其父朱启连长期充当地方官员的幕僚。1902年,朱执信从私塾进入“教忠学堂”读书。他勤奋好学,和同学组织一个旨在探求新知识的“群智社”,共同集资购阅新学书报,接触到许多革命书刊,当时一些西方理论名著,如《天演论》《原富》和《民约论》等书,对他产生很大影响。目睹清政府的腐败,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他产生了救亡和变革的热切愿望。1904年,朱执信参加广东留日考试,名列榜首,东渡日本进入东京法政大学附设的法政速成科学习。

在东京,朱执信结识了孙中山和许多留学革命青年。1905年7月,朱执信加入中国革命同盟会,担任评议部议员,并兼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编辑。从此,年仅20岁的朱执信跟随孙中山,“以身许国”,在宣传革命理论、领导武装斗争这两条战线上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激扬文字

“以文章发挥真理兮,君实为国民之导师。”这是孙中山对朱执信革命宣传和理论探索工作所给予的高度评价。自走上革命道路起,朱执信就以理论宣传家的身份活跃在近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

十九世纪中叶,先进的中国人就开始介绍和宣传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十九世纪末,马克思的名字便出现在国内的报刊上。二十世纪初,介绍或提及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书刊已多达几十种。这种介绍,表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献身于改变国家命运的伟大斗争的高尚精神。在撰写专文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及其学说中,就其内容的广泛性、客观性而言,朱执信在辛亥革命前,是第一人。

从1905年到1907年间,朱执信积极参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大论战,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上撰写了10篇政论文章,激发民众投身革命热情。他在《民报》上发表的《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列传》《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等文,比较详尽和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清晰地描绘出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伟大形象。同时,他还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十大纲领和《资本论》的有关内容,评述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和剩余价值等学说。朱执信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提出了“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的观点。无论是内容的广泛性、客观性,还是介绍的动机与目的,与同时代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相比,有许多独到之处。不仅如此,他还试图利用马克思主义的部分学说去认识当时的中国社会,解决某些社会问题,这在当时更是难能可贵。通过朱执信的评价,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并使国人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二人的生平和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的内容有了更多了解。

以身许国

作为孙中山文武两个方面的得力助手,朱执信既致力于理论上的探索与斗争,以寻求革命成功之路;更投身于疆场的拼搏,以生命之火点燃理想之光。

1906年,朱执信自日本回国后,先后在广东高等学堂、广东法政学堂及方言学堂等校任教。他以教员身份为掩护,积极在新军中发展同盟会员,为武装起义准备力量。他还在绿林、会党中大力从事宣传和组织工作,常常奔走于广州附近的南海、番禺、顺德等地,对这些地区的会党和绿林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调动他们的反清热情,使之接受同盟会的领导,将其纳入反清武装斗争的轨道。朱执信等革命党人以新军为内应,以民军为外围,在广东多次谋划和发动武装起义,给清朝统治者以不断的打击。每次奔赴起义的战场,朱执信都抱定了舍生取义的决心。1910年2月,他与赵声、倪映典等发动了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后,于1911年4月27日,他又参加了著名的黄花岗起义。他跟着黄兴率领的队伍进攻两广总督衙门。战斗中,他英勇无比,炸弹用完之后,就拾起阵亡战友的手枪,继续前进,射杀敌人。在与清军的激战中,朱执信胸部受伤。这次起义终因力量不足,又一次以失败告终,之后他流亡到香港。

武昌起义爆发后,朱执信在广东发动民军起义,对于促成广东兵不血刃而光复,起了重大作用。之后,他担任广东军政府总参议,着手编练军队,积极准备参加北伐,但没有实现。“二次革命”失败后,朱执信离开广州到上海,后又赴日本,参与孙中山领导的反袁斗争。后来,他又陆续策划了一系列的武装斗争。护法运动期间,朱执信一直是孙中山的主要助手。1917年7月,他担任设置在广州的孙中山大元帅府军事联络和掌管机要文书职务。

1920年秋,孙中山作出了要将桂系军阀逐出广东,进而统一南方的重要决策。为此,朱执信从上海前往福建漳州敦促粤军西进讨桂。稍后,又赴广东策划讨桂军事行动。在他的策动和民军纷起的压力下,虎门要塞司令丘渭南宣布独立。9月21日,朱执信到虎门,调停驻军和东莞民军冲突时,被桂系军阀杀害。得知噩耗后,孙中山沉痛地说:“执信牺牲,我们付的代价太大了。”他无限感慨地赞扬“执信乃革命中之圣人”。在追悼大会上,作为当时五四运动领导人之一的陈独秀也以挽联的形式给予朱执信高度评价:“失一执信,得一广东,得不偿失;生为人敬,死为人思,死犹如生。”(祝旭敏  张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