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精准监督 有效惩治“蝇贪”

发布时间:2018-11-15 08:12:1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部署,推动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向纵深发展,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始终,重点围绕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涉黑腐败问题和“保护伞”、惠民政策落实中的“微腐败”问题,提高站位,精准监督,坚决惩治,让人民群众在正风反腐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把责任扛起来。站位高才能看得远。坚决反对腐败,赢得人民拥护,夯实最牢固的执政基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应有之义。“蝇贪”成群,其害无穷。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感受最真切的是近在眼前的“苍蝇”。“苍蝇”虽小,却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啃食群众的获得感,挥霍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做好新时代的基层反腐败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忠诚履职、勇于担当,把严厉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践行“两个维护”、厚植党执政根基的重大政治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县乡基层是查处“微腐败”的主战场,要一层一层传递责任,一级一级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落实落细,避免“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在基层一线。基层各级党委、纪委要深入县乡检查督查,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决不放过,做到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对失职失责的党委和纪委“双问责”。

强化精准监督,着力把问题找出来。监督有力,治党才能有效。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履行监督这个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切实把监督挺在前面,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综合运用好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张网”,紧盯扶贫领域,聚焦政策落地、责任落实和资金项目、干部作风等方面的问题,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重点纠正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盲目决策、弄虚作假、数字脱贫、虚假“摘帽”等问题。既要深入扎实开展好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又要加强与扶贫、审计、财政、民政等部门联动,善于从行业监督检查、专项巡视巡察、日常调研督导中发现问题,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拓宽线索来源渠道,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问题线索摸排机制。

保持高压态势,切实把纪律严起来。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县乡纪委要把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任务,敢担当、敢碰硬,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必须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决查处扶贫领域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掠夺等行为,坚决查处发生在民生资金、“三资”管理、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生态环保等领域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坚决查处基层干部吃拿卡要、盘剥克扣、优亲厚友等问题,确保纪律“带电”。县级纪委监委要把查处和纠正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强化直查直办、提级查办,不搞力度不大、效果不佳的转办、交办、督办,切实提高查办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发挥案件警示震慑作用,强化“同类通报、同级通报”,用身边的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身边人,对查处的案件在被处分人所在的同类部门、归属地方进行点名道姓公开曝光,提高警示教育的针对性,起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