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坚持突出党的领导,把握政治巡察定位,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执行情况作为巡察的重点,把精准发现问题作为巡察的主要任务,把改革创新作为提高巡察效果的重要途径,把增强群众获得感作为巡察落脚点,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稳步推进、深入实施,推动反腐肃贪向基层延伸,通过抓牢压实“五个环节”,切实发挥好巡察利剑利器作用,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入。
准备阶段“远望”,把握主要方向。按照区委关于“一届任期内实现巡察全覆盖和一年至少开展3个轮次”的总体部署,以信访举报多、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线索较多的单位作为当前巡察重点,同时将街道列为每轮必巡的单位。在开展巡察前,注重区别被巡察单位的性质和行业特征,“量身定制”巡察方案,实现精准巡察,最大限度释放巡察成效。如,针对被巡察街道既有城市社区又有涉农社区,街道除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外,在巡察方案中将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对社区“两委”的监管、集体“三资”管理、惠农政策落实等列为巡察重点,专门抽调既熟悉涉农工作又熟悉财务工作、社区党建工作的人员到巡察组,并根据被巡察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明确具体方法、措施和工作要求。
进驻巡察前期“近看”,梳理问题清单。被巡察单位的相关信息,既要从纪检、组织、审计、信访、政法等部门了解,也要从社区、公共户单位、网络舆情、民间议论中去获取;五华区采取公布巡察联系方式,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扫码举报”,设置若干征求意见箱等方式拓宽线索收集渠道。另外,被巡察单位纪(工)委、(纪检组)需向巡察组通报所了解、发现和掌握的被巡察党组织有关情况和问题,通过多渠道广聚深挖问题线索。巡察组对收集到的问题线索进行初步梳理,以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查但不定题的原则,对被巡察单位有的放矢的选择所需查阅的台账资料,有针对性的选择谈话对象,针对被巡察单位的工作性质、职能特点、权责范围,聚焦重点领域、部门岗位,确定专项检查范围。
进驻巡察中期“研判”,查实印证问题。对进驻前期梳理出的初步问题清单,通过听取专题汇报、个别谈话、受理举报信件、电话、抽查核实个人事项、向知情人询问、调阅、复制有关资料、召开座谈会、列席被巡察单位有关会议、进行民主测评和问卷调查等13种方式收集问题线索进行印证外,巡察组还通过并实地走访相关部门、社区、工地、渣土场、垃圾处理场等,向知情人深入了解情况;同时把低保户、上访户、知情人、老党员等作为重点调研走访对象,对前期掌握的情况和重点问题“侧面谈”,认真分析,去伪存真,确保问题线索不流失,用群众“雪亮的眼睛”来监督被巡察单位,以求巡出更多的“干货”,找准被巡察单位的“病灶”,及时开出“药方”,解除“顽疾”,让被巡察单位健康有序发展。
进驻巡察后期“深究”,部析问题根源。按照政治巡察要求,紧紧围绕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根本,重点剖析被巡察党组织在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选人用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群众身边的“四风”、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对查实的问题认真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个别到一般,挖掘深层原因,提出观点,摆出事例,准确定性。巡察发现的问题,表现在下面,根子在上面,要坚持以下看上,突出“关键少数”,盯住党(工)委、党组不放。
落实整改阶段“紧盯”,确保巡察成效。巡察的效果和作用如何,关键看整改。要求被巡察党组织领导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把自己摆进去,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把问题说清楚谈透彻,深刻反思,联系责任担当,针对症结狠抓落实。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党内监督责任、巡察整改不到位的,要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对拒不纠正错误或者不按要求整改的,不仅要严肃追责,还要点名曝光。五华区继续强化整改落实,切实加大整改力度,深挖细查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着力推动深层次问题解决,切实发挥好巡察监督效应。首轮巡察,共发现问题17个,提出整改意见25条,移交问题线索4条,对4人进行谈话函询。目前,4家被巡察单位已全部完成整改。(李彦 冯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