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铮铁血儿 绵绵大山情 ——记大理州第三届道德模范、剑川县羊岑乡石照壁小学教师沙新华

发布时间:2017-03-24 07:56:06   来源:大理州纪委

沙新华老师在精心辅导

群山环抱的山谷里,一面鲜艳的红旗,一栋崭新的二层楼房,一位瘦高黝黑的老师,26个快乐的山娃子。这一看似单调场景,却俨然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定格在老君山深处的剑川县羊岑乡石照壁小学。

沙新华是多年的“优秀教师”,2010年剑川县“敬业奉献”模范称号,2014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TCL公益基金会“希望工程烛光奖”,2014年首届大理“身边好人”奖,2017年大理州第三届道德模范。虽然眼前这位瘦高身材的彝族汉子,一再的强调,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但在黝黑的皮肤下,那双闪着灵动的眼睛掩盖不了他的激情和执著,这诸多殊荣成为他成长的见证。

在距乡政府所在地20多公里的高寒贫困山区,在大山耸立,沟壑纵横,峰峦环抱的一师一校教学点,沙新华像一颗遒劲有力的青松,扎根在这大山深处。从初出茅庐的嫩头小伙,到成熟稳重的彝族汉子,不管社会怎样发展,他都无怨无悔地坚守着,坦然得如同人必须穿衣吃饭一般。他的心中始终秉持着一个目标,就是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岗位平凡,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以自己的坚守和热爱,诠释了教师这个职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内涵。

他用如水的品质滋润学生

走进石照壁小学,一股浓浓的民族气息扑面而来。雪白的围墙上,画满了彝族风格的墙画。旗杆上的国旗,在群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艳丽。教室里,课桌整整齐齐,地面干干净净。办公室里,学生档案、教学用品有条不紊,学校工作计划、安全工作计划一应俱全。摊开的备课本上,教案详细工整,看不出丝毫懈怠。翻开作业本,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一目了然。课堂上,这边安排预习,那边教授新知,这头布置作业,那头讲解习题,沙老师一刻不停地穿梭于二、四两个年级之间。教学内容的搭配,学科的搭配,动静的搭配,他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校园里的每一个细节无不透视出沙新华老师的智慧和心血。

崭新的教室里,孩子们的朗读声铿锵有力,字正腔圆。事实上,刚任教时沙老师也吃了不少苦头。在一间年久失修的土坯房里,经常是这边的冲突刚刚平息,那边风波又起。学生的基础特别差,只会用彝语交流,三年级的学生还听不懂汉语。沙新华没有气馁,没有畏缩。刚开始,就用彝语跟学生交流,逐步过渡到“双语”教学。先用普通话讲,听不懂就用彝族话去翻译。从声、韵母开始,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学习,慢慢地培养孩子们的汉语交流能力。有些学习差点的孩子,就课后留下来单独辅导。沙老师的心血没有白费,孩子们逐渐开始热爱学习,一年级的小朋友也开始用汉语跟其他同学交流。朗朗的读书声和欢笑声,成了大山里最富有生命力的音符。

村里一百多户人家,分散居住在学校四周的山岭上。家离学校远的学生,要步行50多分钟的山路。学生们早上九点钟来上课,下午四点钟放学,中午就不回去了。学生带到学校的午饭,沙新华都要亲手加热。“家长们会给孩子带上中午饭,一般都是苦荞粑粑,有时,我就跟学生们吃了,这个的一点,那个的一点,他们很喜欢给我。”过往岁月里那满满的感动与快乐写在沙老师的脸上。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后,学生们不再从家里带中午饭了,而沙老师肩上的担子更加重了。既给学生上课,又做后勤人员。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了沙新华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由于环境偏僻,山高路遥,工作、生活条件差,当地群众对教师的期望仅仅是能呆下去。“年纪小小的,能不能呆得下去?”面对家长的担忧,沙新华对他们说:“放心吧,我也是本村人。我既然选择了,一定会把你们的孩子教好的。”沙新华呆下去了,从此,月亮坪村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再没有学生辍学。从2000年开始,沙新华的教学成绩就在羊岑乡名列前茅,成了乡里小有名气的山村教师。

“沙老师平时教我们写字、画画,还有打乒乓球等,上课也非常认真,我们也非常喜欢他。”四年级学生沙理飞朴实的话语,既让人感受到了沙老师一个人撑起这片天地的艰辛,又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爱。

沙新华如水般不知疲倦,不计得失地奉献自己,用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品格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用细心、耐心和真心滋润着山里娃的心田。

他用如山的责任演绎大爱

“一个都不能少”,沙新华做到了。起初,大点的孩子野惯了,经常悄无声息地跑到山里玩耍。一些一年级的小孩不适应学习生活,经常在课堂上哭,有的还偷跑回家不来上课。于是,课后翻山越岭去大山深处找孩子便成了沙新华的家常便饭。为了能留得住孩子,使他们在学校安心学习,沙老师跑到50公里以外的县城,给他们买体育用品,教他们打球、唱歌、做游戏,陪他们踢毽子、跳绳、打陀螺。渐渐地,孩子们的爱上了学校,所有的学生都回到学校上课了。学校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确保孩子安全”,沙新华做到了。2008年以前,每到雨季,沙新华就开始为孩子们的安危担忧。老杨家村的十多个孩子,每天上学都要趟过一条河。于是,涨水的时候,他就早早地在河边等候,一个一个地背着孩子们过河。放学后又一个一个地把他们送走。2008年,在乡中心校的帮助和支持下,河上修建了一座“爱心桥”,沙老师才放下了心中的隐忧。每到下大雨、大雪之时,他亲自冒雨雪护送孩子到家。遇上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恶劣天气,他就把孩子们留在学校。托收菌子的村民给家长带话。十几个学生挤在沙老师不足15平米的宿舍里,听沙老师给他们讲外面的世界。许多孩子就是从那时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不让孩子孤独”,沙新华做到了。近年来,村子里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对于留守儿童,他更是倾注了满满的爱。为让这些孩子找回近乎失去的亲情母爱,他除了每天嘘寒问暖的关心,还耐心说服妻子,抛去家务和农活,到学校无偿地为学生做些可口的饭菜。学校又多了个忙碌的身影,孩子们又多了份母爱的温馨。

“公而忘私,教而忘家”,沙新华做到了。十五年前的一个雪天,山里一片银装素裹,沙新华依旧拿出布包,装上学生作业,准备去上课。妻子对他说孩子咳嗽几天不止,要到城里看看才行。想到教学点就他一个老师,他一离开,学生就要停课,就让妻子先挖点草药熬给儿子喝,周末再带孩子去看病。等星期天到县医院检查,才知道孩子得的是肺炎,已相当严重。因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沙新华失去了才一岁半的儿子。办完孩子的后事,沙新华马上赶往学校,强忍着悲痛给孩子们上课。每每想到这些,这位铁骨铮铮的彝族汉子眼睛湿润了。他这样爱生如子,而对待至亲却有着无法弥补的亏欠。

沙新华凭借火一样的热情和如山的责任,辛勤地奔走在山间小路上,用他的博爱与柔情温暖着山里娃的心田。

他用如磐的信念坚守大山

1998年大理民族师范毕业后,沙新华,这位大山哺育的彝族小伙子主动回到了石照壁村,当起了几十个学生的“孩子王”。19年来,沙老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从七、八岁的懵懂顽童长成意气风发的少年。

是什么力量让他坚守深山19年?

沙新华从小学到师范毕业,一共就读过5所学校。光小学就三所,一二年级在村子里读,三四年级在三甸箐读,五六年级去旧栗坪读。他印象最深的是小学一年级时,老师来几天就走,换了四五个老师。因为听不懂老师讲的汉话,一些同学干脆就不读了。儿时求学的艰辛,在沙新华心里种下了梦想的种子。

“98年毕业,我们那时候是包分配,按照教育局规定是要分配到外乡任教的,我看到村子里留不住老师,孩子们读书非常不容易,就向教育局还有中心校反映,说我能不能回到我们村的石照壁小学来任教。因为群众经常去反映说这个老师怎么样了,那个老师怎么样了,他们也是头疼。我会彝语,沟通起来也比较方便,我请求以后,他们也就答应了。”从此,沙新华的生活和孩子们的梦想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既然选择了大山,我就要把自己的工作干好,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这是我最大的理想”这是沙新华自己给的答案。

今年三月,沙新华结束了借房上课的历史,搬进了崭新的学校。想到学校从土木结构变成砖木结构,再变成现在的钢混结构,越来越安全,越来越漂亮,沙新华乐了。数一数,学生中大学毕业已有3人,正在读大学的有9人,读大专的有2人,读中专的有3人,读高中的有23人。想到这么多孩子插上翅膀,从大山深处起飞,沙新华乐了。每天清晨,迎着朝阳来到学校,看到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学校里快乐成长,沙新华乐了。面对一打厚厚的荣誉证书,沙新华却羞涩了,脸上泛起了丝丝红晕,淡淡地说:“没什么的。”

回眸大山深处漂亮的石照壁小学,回望沙新华忙碌的身影,一股暖流在胸中激荡。这位多年深居大山深处普普通通的山村小学老师,用他的坚定信念,绵绵柔情,照亮了山里孩子前进的路,点燃了贫困山村教育的希望。(王兆江  李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