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润廉心 热血映千秋——走进北京东城区"三祠"

发布时间:2017-12-15 09:05:4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北京市东城区纪委、区监委、区文化委将文物所蕴含的“廉洁元素”作为深入开展正风反腐教育的重要抓手,把区内文物保护单位“文天祥祠、于谦祠、袁崇焕祠”打造为“东城区官德教育基地”,文天祥浩然正气以身殉志、于谦两袖清风勇担重任、袁崇焕清廉为官为国分忧,“三祠”所代表的官德精神,对于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树立公仆意识、一身正气,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文天祥祠又称文丞相祠,位于北京东城府学胡同63号。祠堂坐北朝南,是一座由大门、过厅、堂屋组成,面积近600平方米的两进四合院。

走进祠堂后院,一株古枣树映入眼帘,相传此树为文天祥亲手种植。这株已有700多年树龄的枣树,枝干向南自然倾斜,让人不禁想到文天祥《扬子江》里的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表达他心如磐石,对南宋王朝的忠心至死不变。

在供奉文天祥塑像的堂屋里,大门右边是两幅毛泽东同志的书法作品,一幅手书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一幅是题词:“文天祥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毛泽东晚年读《新唐书》,在《徐有功传》的旁边批注:“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此言不当。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批注的字数虽然不多,却对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仁人志士们为正义事业和伟大志向奋斗终生的事迹,表示了由衷的敬佩,高度评价他们“以身殉志”的崇高精神和视死如归的生死观。

“铁石心肠临死处,芝兰眉宇似生时。”静观文天祥祠中的文天祥画像石碑,联系伟人的评点,崇仰之情油然而生。

文天祥生于1236年,20岁时以一篇题目叫《法天不息》的论文高中状元,名满天下。其恭谢诗中有“报恩唯有励清忠”之句,道出他刚刚踏入仕途时的初心和抱负。在《题苏武忠节图》中有诗句“生平爱览忠臣传”,更揭示了他钦慕效法先贤的不懈追求。

文天祥所处的南宋,是一个特殊的变革时代。当时,蒙古军队大兵压境,威胁到南宋都城临安。在国家危难之际,文天祥毁家纾难,招兵买马,自己组织军队抵抗蒙古军队,保卫宋朝江山社稷。最后终因寡不敌众,于海丰五坡岭被俘。囚于敌船中,在波涛起伏的零丁洋上,文天祥一气呵成写下《过零丁洋》诗:“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解至崖山,在元将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太傅张世杰时,文天祥答道,“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 一片丹心、一身肝胆撼人心魄。他饱含报国深情,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博大胸襟,成为历代官员忠贞为国的楷模。

当元世祖忽必烈下谕旨,拟授文天祥高官显位,文天祥回答:“管仲不死,功名显于天下。天祥不死,遗臭于万年。”忽必烈又下令优待文天祥,给以上等饭食,再拒。忽必烈最终亲自劝降文天祥时,文天祥仍坚决地回答“愿赐一死足矣”,表明心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为国尽忠,虽死无畏。文天祥临终的绝笔世称“衣带赞”:“孔曰成仁,孟云取义。为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王炎午《望祭文丞相文》中有言:“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赞其“平生大节,照耀古今,而著作亦极雄瞻,如长江大河,浩瀚无际”。

这种深邃的爱国情怀,也是最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古圣先贤的嘉言懿行,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先贤志士心系家国、不畏牺牲的内在禀赋,通过文天祥祠,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代代相传,融入了首都北京的城市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在首都为官的后继者。

东城区西裱褙胡同,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在高楼林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群中,一处灰墙红门坐北朝南的四合院,格外引人注目。

这便是为纪念明代著名政治家于谦而建的“于忠肃公祠”,又名于谦祠。该祠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清初被毁,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民国时期为民居。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建筑为2009年重新修葺而成。

在这座建筑面积522.53平方米的院内,紧邻大门口的二层小楼的朱红正门上挂有“丹心抗节·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牌匾,两旁的楹联是清末思想家、史学家魏源的手迹——“砥柱中流,独挽朱明残祚;庙容永奂,长赢史笔芳名。”对门的墙上,挂着一幅于谦像,两边的对联分别是清乾隆皇帝的“赤手擎天,丹心托月”与林则徐的“公论久而后定,何处更得此人”,这是清朝的皇帝重臣对于谦的高度褒奖和认同。

于谦生于1398年,卒于1457年,明朝浙江钱塘县人,官至少保。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出征蒙古瓦剌部被俘。在风雨飘摇之际,于谦力排南迁之议,誓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于谦亲自督战,保护北京城,击退瓦剌兵的进攻,此后被加封少保,总督军务。后英宗复辟,明天顺元年(1457年)以“谋逆”罪被冤杀。明成化二年(1466年),宪宗特诏追认复官,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谥曰忠肃。

于谦的一生是清廉忠义的一生。其《石灰吟》一诗更是流传千古:“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叛乱,宣宗平叛后,于谦奉命数说朱高煦罪行。面对这位昔日皇族,于谦正词崭崭,声色俱厉,使得朱高煦惶然服法。明宣德二年(1427年),于谦任江西巡按。宁王朱权就藩江西已久,常借“和买”之变相赋税强取豪占,欺凌民众,为地方官员忌惮。于谦到任后秉公执法,抓捕宁王府中多名作奸犯科之人严加治罪,极大消减豪强奸吏嚣张气焰,得到民众拍手称赞和拥护。

“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为官为政只要是有利于“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的,就要有主张、有定力,何惧权贵,何惧显达,秉公执法、态度鲜明,理直而气壮。这是于谦的精神写照。

于谦也是勤政爱民、清廉自律的代表。明宣德六年(1431年),于谦巡抚河南山西,任期长达19年,造福山西、河南百姓,深得世人称颂。于谦亲自走遍两省所有管辖地区体察民情,了解百姓真实需求。于谦在各州县设置“预备仓”(平准仓),贷粮赈济饥民。屡次捐纳自己的薪俸,救助灾民,并在黄河水患多发的地方,厚筑堤岸,修缮河防。疾病流行时,他设立“惠民药局”,救治各地人民。于谦在《咏煤炭》一诗中有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他以煤炭自比,愿奉献全部的光和热,用生命作治世良方,为百姓换来安乐故土。

“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伟矣!”(《明史·于谦传》)于谦的忠贞事迹感召和鼓舞着后代的仁人志士,他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将流传千古,他清廉忠义的品德气节将传承万世。正如明代思想家王守仁题于谦联曰:“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吊英贤。”如今,于谦祠又被东城区政府确定为官德教育基地,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从东二环广渠门往西,步行600多米,约8分钟,便到了东城区东花市斜街52号院。

在这片居民小区的绿化带,有一组修建于清代中期约600平方米的建筑组群,这便是明末著名爱国将领袁崇焕的祠堂,原为广东义园旧址。祠堂现存十间,其中倒坐房7间,正房3间为袁崇焕生平展,两侧廊心墙及室内墙壁上嵌有李济深撰写的《重修明督师袁崇焕祠墓碑》等石刻。祠堂后面是袁崇焕墓,墓前立有道光十一年(1831年)湖南巡抚吴荣光题写的“有明袁大将军墓”石碑。

1952年2月,北京市规划局准备迁移城内所有墓地,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照此规定,袁崇焕祠和墓均在迁移之列。爱国民主人士叶恭绰、柳亚子、李济深、章士钊知道后,联名给毛泽东主席写信呼吁保留。毛泽东随即批示:“请彭真同志查明处理,我意若无大碍,袁崇焕祠墓应予以保存。”1984年,袁崇焕祠被评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由北京市文物局出资,对其进行了全面修缮,同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正屋中间是袁崇焕的画像,上方悬有“碧血丹心”匾额,此四字出自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诗作《再吊袁督师》——“碧血流燕市,丹心结塞云。”画像两侧挂有袁崇焕的《边中送别》的诗句:“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这一横批和对联,是对袁崇焕精神的高度概括,为雪国耻,不图利禄,乃华夏民族之真英雄也。

袁崇焕的一生,几乎见证了明王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在明廷社稷危难之时,他心中只有国家,没有自己,毅然弃笔从戎,捍卫边疆,一腔热血,报效朝廷,这是深沉的家国情怀,是为国担当的大勇大智。

明天启二年(1622年),袁崇焕入京考核,经御史侯恂推荐,拔擢为兵部职方司主事。此后,袁崇焕单骑出关,至山海关实地查看形势。回朝上奏时袁崇焕说,给我足够的粮草武器,我一人就可守住阵地。随即他被提升为山海关监军。朝廷命袁崇焕前往前屯,安置流亡辽民。袁连夜开拔,穿越荆棘遍地、虎豹出没的山岭,四更入城,消息传出,将士百姓莫不叹服。

明天启六年(1626年),后金努尔哈赤亲统八旗军约六万人出沈阳、渡辽河,直逼宁远。而宁远守军不满两万,前有劲敌,后无援兵,形势险恶。袁崇焕决定采取“凭坚城以用大炮”的战术固守,以逸待劳,避免出城和善骑射的后金兵野外决战。袁崇焕刺血写成文告,让将士传阅,激励斗志。守城的将士被袁崇焕的行为感动,奋勇争先抗敌,利用西洋红夷大炮威力,连战三天,打退努尔哈赤号称二十万大军进攻。明军取得与后金战争的第一次大捷,史称“宁远大捷”。

袁崇焕经营宁锦防线,为表示死守前线的决心,将年迈的母亲和妻子从广西藤县接到危险之地宁远。他与将士立下誓言:“土地破,则家与之俱亡!”天启七年(1627年),皇太极又率兵十万进犯,围攻锦州、宁远。袁崇焕督率将士严阵以待,出奇制胜,再次击退后金,取得了“宁锦大捷”。

明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率十万大军,绕开宁锦防线从蒙古大漠袭击北京,京师震动。袁崇焕闻讯,率九千骑兵星夜驰援京师,拼死反击,直至各地勤王兵马纷纷赶到,迫使后金撤去,缓解了京师燃眉之急,取得“保卫京师大捷”。

无论朝堂之内抑或沙场之上,袁崇焕敢于任事、勇于担当,是心中一颗忠心的外在呈现,赢得后世敬重。

虽然袁崇焕战功卓著,但亲疏无常、生性多疑的崇祯帝误中后金的反间计,竟然听信阉党的谗言蜚语,将袁崇焕逮捕下狱。袁崇焕蒙冤入狱后仍慷慨激昂,坚贞不屈,以诗明志,其诗作《入狱》中说:“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辞。”在临刑前他依旧从容不惧,留下《临刑口占》:“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生要效忠国家,死后亦要守护国家。一片忠心,日月可鉴!

《明史》评述说:“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毛泽东称袁崇焕是“明末爱国领袖人物”。他虽然不能挽救垂危的明王朝,但他勇于担当,大义报国的家国情怀,一直激励、鼓舞着后来的爱国者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图强。他的碧血丹心,永照千古。(杨海龙  杨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