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忠义只心知

发布时间:2017-12-06 14:22:0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在宋代诗坛,王庭珪并不算名震一时的大诗人,但其心怀忠义的精神与情操却颇得赞誉。在他暮年之时,“年七十矣”,却以一诗而名满天下,那就是《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这是一首“凛然有正气,磅礴有大义”的诗。此诗虽为送别诗,却无伤感意,亦无忧戚色,而是真情蘸笔,心气激扬,慷慨寄怀。

诗曰:大厦元非一木支,欲将独力拄倾危。痴儿不了公家事,男子要为天下奇。当日奸谀皆胆落,平生忠义只心知。端能饱吃新州饭,在处江山足护持。

此诗以对比手法,描述了国家面临倾覆时的社会现实。首句是比喻,大厦稳固需栋梁支撑,国家安危亦如此。其后,作者以“男子要为天下奇”句,送“平生忠义只心知”的好友胡邦衡,赞扬他忠肝义胆,激流勇进,力挽狂澜,欲拄国之大厦倾危;以“痴儿不了公家事”句,斥卖国贼秦桧,抨击其小人之为,屈膝投降,陷害忠臣。最后两句,安慰好友“端能饱吃新州饭,在处江山足护持”。话语看似平和,情感却深沉;是安慰,也是祝愿:到了所贬之地新州,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你是国之忠良,江山有知也会佑护你的。

诗中,“胡邦衡”即胡铨,其字为“邦衡”,南宋文学家,宋高宗时进士,做过枢密院编修官。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反对议和,“南宋四名臣”之一。

读这首诗,不仅从中可感千秋忠臣之高洁,也为作者自身的一腔热血情怀而叹服。当此之时,秦桧气焰熏天,甚至可以“莫须有”而定罪杀人。若无一身胆魄,断无此等诗篇。诗人王庭珪无疑也有“平生忠义”之高德。由于此诗的“忠奸两分明”,引得秦桧勃然震怒,继“胡邦衡之贬”后,诗人亦因之被流放夜郎。

联系文章开头,有必要多说两句,王庭珪一诗闻名,“年七十矣”;而流放夜郎,亦是“年七十矣”。高龄成诗名,高龄又因此诗遭流放,奇闻传世久,千古有定论。

我知胡铨并非始于此诗,而是年轻时学宋代散文时,曾经拜读过胡铨的《上高宗封事》一文。胡铨时任右通直郎枢密院编修官,向高宗赵构上奏章,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胡铨直言:“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斩三人头(指秦桧和他的心腹爪牙),竿之槁街。”并表示:“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耳,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因这篇掷地有声之檄文,胡铨受到迫害,并被长期贬谪在外。

为国家大义,为救黎民于水火,胡铨以“甘俟斧钺”之气概,坚守忠节,慷慨陈词,“留取丹心”,既照大地,又耀古今,实在令人敬仰。

由诗及文,说人论世。读此等诗词文章,当能壮心壮胆;学此等道德精神,当能励志励魂。笔者以为,从某种角度而言,一部中国的古代文学史,其实也是一部民族英雄史。中华民族的千古风流人物,都在这部文学史中熠熠闪耀。屈原、岳飞、文天祥,他们既是作家诗人,又是民族英豪,并以千秋之功,引领后世。而“同是忠义见肝胆”的胡铨、王庭珪,亦当列入其中。(高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