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治家

发布时间:2017-09-25 10:54:58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先生,宋南剑州将乐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到洛阳拜师程颐时,留下了尊师重教的千古佳典“程门立雪”,流传至今,历史上亦称其为“闽学鼻祖”。

杨时45岁时在将乐县含云寺写下的《勉学歌》治家格言警句,通俗易懂,警戒意味浓厚,其中有:

愿言媚学子,共惜此日光。术业贵及时,勉之在青阳。富贵如浮云,苟得非所臧。末流学多歧,倚门诵韩庄。念子方妙龄,壮图宜自强。

这首五言一句的诗歌,共五十句。诗歌虽短,然而所表达的涵义却十分深邃。它包括着人生观和价值观。《勉学歌》所唱吟的内容世人至今时时在讲,世人也把它看作杨时的家训,主要用以训导子孙。

杨时族谱写过“二十不准”家规,节录如下:

不准奢侈淫逸,败坏风俗。不准偷盗赌博,触犯法律。不准骄横无惮,欺族凌戚。不准趋炎附势,行为越轨。不准损害公益,肥私利己。

这“二十不准”是杨时家族在艰难岁月中总结出的治家警世名言,对当时社会的忤逆不孝,铺张浪费,伤风败俗,肥私利己,好逸恶劳等背离社会伦理道德等不良行为予以戒告。

中国社会的家训族规源远流长,《姬旦家训》应该是我国古代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家训。三国时代的曹操的《戒子植》也同样闻名于世。更为人耳熟能详者,岳飞的母亲刺在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字,这是一个伟大母亲对儿子的谆谆训导和殷殷期盼,一直鼓舞和激励着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力量。滚滚长江之水,浩瀚历史长河,在中华大地上诞生过各式各样的家训和族规,不仅给自己的家族提供了很好的规范指导,也对当时社会人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杨时在1135年春日一天,洗漱喝粥后,对身边子孙说的最后一句话:

你们要修身齐家,这是做人之要。

然后他回到中庭书室就寝,就再也没醒过来。杨时就是这样临终前还身体力行践行自己所立的治家格言警句,走完自己一生的路。

治国必先治家,修身应摆在首位。身修好了,家就齐了,家齐了,家族才能兴旺,家旺国才能太平发展。杨时的治家格言精髓上承孔孟之道,下遵理学之教,句句经典。(叶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