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奔忙为脱贫 ——红河州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见闻

发布时间:2017-08-17 10:15:2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日上中天,红河大地暑热正盛。匆匆用过午饭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纪委监察局检查组在树荫下短暂休整后,又要开赴脱贫攻坚一线了。

就在不久前,州纪委监察局公布了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期中成绩单”。在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努力下,今年1至6月,红河州共查处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77个,处理单位16个、责任人284人。

勤监督深挖问题根源

“漏评10户是什么原因?”“主要是问题分析不够细致。”

“怎么会出现错评?”“有人隐瞒了子女工作和收入情况。”

坐在红河州纪委监察局检查组面前,泸西县金马镇石缸冲村党总支书记陈金祥掰着手指头,一项一项地介绍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这群“不速之客”风尘仆仆、汗水涔涔,他打心底里欢迎。

时间倒回1个月前,州纪委监察局牵头组织纪检、扶贫、审计、财政等部门到石缸冲村进行抽查,发现精准识别有漏评、执行政策优亲厚友、资金滞拨等问题线索12个。通过后续处理,这些问题被逐一扫除,全村脱贫攻坚的路子理得更顺了,步子迈得更快了。

如今,这样东奔西走、进村入户,直通“最后一公里”监督检查的做法,已在全州范围内全面推开。

按照省纪委监察厅要求,红河州在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报告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脱贫攻坚纪律检查常态工作机制,以不打招呼、不发通知、直插现场的方式定期对贫困村进行全方位检查。同时,积极发挥巡察的“显微镜”作用,认真做好移交、督办、整改、查处各项工作,努力让监督触角直抵“神经末梢”。截至目前,全州通过巡察共发现扶贫领域问题线索21个。

快查办彰显纪律刚性

“类似这种目无法纪、欺瞒百姓的情况,必须严查快处!”日前,泸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成鹏用永宁乡大中寨村党支部原书记陶永兴的违纪问题,提醒即将下村检查的县纪委干部。

6年多时间,陶永兴违规领取弟弟陶某某一户3人的低保金归自己使用。接到举报后,红河州纪委副书记兰菊负责包案督办,泸西县、永宁乡两级纪委跟进调查,迅速查清了陶永兴长期侵占群众低保金的事实。

“对自己的弟弟都敢‘下手’,那么对其他人呢?”执纪人员继续深挖,很快,陶永兴先后8次冒领村民陶某某的养老金共计5020元,先后7次冒领张某某的养老金共计3930元的违纪问题浮出水面。陶永兴最终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据介绍,目前,红河州已形成州、县、乡三级联动,信访、案管、纪检监察室横向协作,党风政风监督室、纪检监察室直接督办指导的工作格局。对于上级督办交办转办的问题线索,规定1日内启动办理,15日内完成调查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陶永兴案件反映了我们工作中的一些不足。”王成鹏说,由于宣传不够,加之地处偏远,文化水平不高,一些村民对脱贫攻坚惠民政策不甚清楚,才使陶永兴一而再、再而三得逞。下一步,县纪委监察局将在协同相关部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强化半月机动检查、每月随机抽查、每两月专项检查机制。

严执纪扩大警示效应

听说蒙自市纪委要来了解情况后,杨正华立即撂下汽车修理厂的活,赶往鸣鹫镇猛拉村委会。

“组织对我的处理,我服气。”推开门,杨正华说出了心里话。去年,鸣鹫镇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身为村民小组长的他,擅自将贫困户名额作了替换,并违规把自己的侄子保留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中,致使国家扶贫资金被套取10万元。后来,为了“抹平”这件事,杨正华私下调解,达成了替换者欠被替换者2万元的协议。今年7月17日,杨正华被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参与协议签订的两名村干部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我就想着他没有能力建房,给指标也是浪费;另外,我的侄子也很困难啊。”杨正华说,“我政策意识不强,没有按规矩办事,被处分是应该的。”

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金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李松安排财务人员违反规定,从扶贫项目管理费中列支规定开支范围外的职工差旅费、驻村工作队生活补助费。纪委介入调查后,李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问题的严重性:“我愿意配合组织调查,讲清自身存在的问题,争取组织对我的宽大处理。”

“对小问题、小毛病,及时指出,适时敲打;对情节轻微的问题,及时进行轻处分或组织处理;对胆敢向扶贫领域‘伸黑手’‘动奶酪’,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坚决从严从重查处;对涉嫌违法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红河州纪委相关负责人说。(何咏坤 杨富东 陈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