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脱贫急躁症”

发布时间:2017-02-10 07:34:3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加强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在所有贫困县开展涉农资金整合。严格执行脱贫攻坚考核监督和督查巡查等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做法,不搞层层加码,严禁弄虚作假,务求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各地积极响应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向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但是个别地方一定程度上患上了“脱贫急躁症”,不顾客观实际,不循客观规律,层层压缩脱贫时限,甚至玩起了“数字游戏”,搞起了“墙上扶贫”。如此做法,不仅影响了脱贫实效,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扶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掺不得半点水分,容不得丁点马虎,必须要走“精准实”的路子。《意见》的下发,无疑对“脱贫急躁症”打了一针清醒剂。

把《意见》落实好,严防“脱贫急躁症”。首先,要夯实扶贫责任,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原则毫不动摇,强化责任落实,扣紧责任链条,从严处理弄虚作假、政绩扶贫等问题,让说谎话的付出代价,让玩虚的没有市场。其次,要严把脱贫退出标准关。用脱贫退出的高标准、严要求,提高稳定脱贫的质量,保证脱贫实效。此外,也要完善考核机制,科学设定考核指标,严格落实第三方评估制度,扶贫决策行不行,扶贫效果好不好,要由第三方评估,靠事实说话。(孟庆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