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安向重建户了解材料准备情况
英雄与凡夫俗子的区别在于:在危急关头是挺身而出还是退避三舍?尽管这样的关头不是很多,对一个人来说,一生中有一次就够了。一次谁都不愿意降临的天灾,一次发自内心的冲动成为惊心动魄的壮举,谁能不说他是英雄?谁能不说他是这个时代的楷模?这样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他就是会泽县纸厂乡江边村党总支书记李立安。
2014年8月3日下午,会泽县纸厂乡江边村的群众大都在自家地里摘花椒。
江边村名符其实,在牛栏江的河谷紧靠江边的山脚下,因此这里气候温煦,可以种植亚热带水果,只是可耕地太少,只有多利用山坡上多种一些经济作物,提高群众的收入。例如花椒等。这几天正是采摘花椒的旺季,能动手的都上了山,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立安也不例外,在地里摘花椒。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些身上长半尖刺的铁杆庄稼,救了很多人的命。
就在人们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脚下大地颤抖起来。在地里干活的人们只觉得天旋地转,胸口堵得慌,身子站立不住,随时有可能倒下去。但好在只是短暂的一瞬,似乎一切都过去了,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生活于牛栏江河谷的人对这种感觉一点也不陌生。邻近世界有名的小江断裂带,周边都是地震高发区,近几年,没少被地震惊扰过,只是震中距离较远,破坏性不是很大,但却让人不得安分。不过这一次不同了,晃动太大了。李立安有一种预感:莫非地震就发生在脚下?
站立稳了,李立安急忙朝村子方向看去,一幅他极不情愿看到的情景出现了:村子里,一些房屋先是摇摇欲坠,接着一偏就倒下去,扬起一股爆炸似的尘土。
其实脚下的地还没有稳住,一会抖动一下,一会抖动一下。每抖动一次,就有一些房屋倒下去。
是大地震!
李立安本能地拔腿就跑,什么也顾不上,拼命的跑。跑进村子,跑到家所在的位置,原来熟悉的景物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自家的4间房屋,父母家的3间房屋全部倒塌,一岁多的女儿被倒下的太阳能热水器的铁架卡住,痛得哇哇大哭;妻子熊荣会被压在一大块沉重的水泥板下,她的父母和几个村民围在旁边,正在想办法救人。
李立安的一颗心,马上吊得高高的,迅速动手去搬东西。
就在这时,隔壁邻居崔举顺家传来急促的呼救声:“快来救救我们,我家3个人都被埋了。”
李立安一下怔住了。
一边是妻子女儿,一边是邻居,孰轻孰重?容不得多想,李立安不忍心地看了一眼身在险境中的妻子和女儿,毅然决然冲向崔举顺家。
在李立安的带领下,在场的群众刨的刨土,搬的搬运废渣,只用了短短的10分钟,就将崔举顺和他的两个子女成功救出来。
还有多少房屋倒塌?还有多少人被掩埋在废墟中?而且救命要快,一旦错过了最佳时机,救的就不是命了。
李立安顾不了许多,马上召集村干部了解情况。江边村有11个村民小组,要把村民小组长动员起来,先各自为阵,及时开展自救和互救。其中旱谷地、新发村、羊粪田3个村民小组人员伤亡较为严重,李立安与另外两名村干部分头前往这三个村民小组,挨家逐户搜救。当时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人,救人,有人才有家!”
搜救到当晚夜间,其他救援队伍先后赶到,一同搜救到4号凌晨3点30分,12位失踪人员全部找到,非常不幸的是,这些人已经遇难!
还没来得及舒口气,相邻的巧家县肖家坡村来了50余名受灾群众,哭着喊着请求李立安救救他们。李立安在雨中的大声说:“大家都是亲人,我们一定会帮你们。”随即对村里一家商店的老板说:“把你们能吃能用的东西全部拿出来,改天找我结账。”
搜救告一段落,另一个需要解决的严峻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江边村在河谷里,海拔低、气温高,此时正是炎天八月,遇难者的遗体如果不迅速妥善处置,就有可能引发灾后疫病。但中国人在对待死者时总是讲究入土为安,并且还要讲究葬“其时”,这就给安葬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比如遇难者家属肖永宽不同意孩子火化,受重伤住院的妻子在医院里哭着嚷着要看孩子最后一眼。身为人父,李立安对他们的悲伤感同身受,但事情总要尽快解决。为此,李立安给肖永宽的妻子打电话,不停地讲,讲大道理小道理,足足讲了2个多小时电话,总算说通了,同意将孩子送去火化。做通了最难做的工作,其他人家也在李立安的苦口婆心劝说下,同意安葬方案。震后第二天,江边村12名遇难者的善后工作全部完成。
群众的事刚有着落,自家的事却回避不得。8月5日中午,李立安正在帮群众转移财产,几天没见到儿子的母亲找来,冲过去一把拉住李立安,既伤心又不满地说:“李立安,这几天你死哪儿去了?妈是死是活你也不管。你说,别人家的东西重要,自家的东西就不值钱了?”李立安说:“忙过了这头我就回来搞自家的。”母亲说:“不行,必须马上回去。我的老寿木还埋在倒塌的房子下面,你赶快回去给我刨出来啊!”李立安再要说什么,母亲一屁股坐在地上放声痛哭,让李立安心里不是滋味。是啊,几天来,确实没顾得上去考虑酸甜与苦辣、大家与小家、忠诚与孝顺、责任与担当,不是不想,实在是忙不上去想啊……
8月6号夜里,一个陌生的电话的到李立安的手机上。接过来,对方说:“我是你媳妇熊荣会的主治医生,她伤势很重,急需做手术,你赶紧来医院签字。”李立安急了,说:“我一下子赶不进来,叫我小姨妹代签一下可以吗?”
对方说:“不可以,一定要你来签。”
放下电话,李立安十分纠结。震后有多少父老乡亲急需安置,自己确实走不开;但生命垂危的妻子躺在医院病床上,做手术前需要他的一声安慰,也是人之常情哪!李立安进退两难,急得团团转。一位干部说:“我的车在这里,今晚要回县城,你和我们一起进城看一眼吧?”
也直到这时,李立安才知道,3日他离开家半小时后,妻子被村民们从废墟中刨出来,已经昏迷不醒。几个村民把她抬到几公里外的村卫生所救治,但由于伤情严重,被转送到县医院,身边只有她的小妹陪同。李立安由此想到,自己帮助了别人,别人也帮助了自己,此时此刻,还有许多人需要帮助,他暂时不能走,待把急需处理的事处理好,他立马就赶到医院去。
又忙活了一夜,那么多的事要做,再忙几天也不一定能够做完。在场的领导和同事们却不忍心了,一定要李立安马上进城。李立安这才在第二天中午赶往县城里的医院。
一进医院,见到主治医生,医生劈头就问:“你知道你媳妇断了几根肋骨吗?”
李立安说不知道。
医生说:“我们每个人只有24根肋骨,她就断了17根。”
李立安的心一下子颤抖起来,眼眶湿润了。心想:妻子这回可是遭大罪了,真是对不起她了。
可医生又接着说,断了17根肋骨还不是主要伤痛,主要是两块盆骨断裂,医起来难,医好了后遗症大。李立安更如五雷轰顶,转过身去悄悄抹去刚涌出的泪水,强忍着痛苦走进病房,站在妻子病床前的一刹那,他不禁扪心自问:“我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吗?我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吗?”令李立安感动的是,刚做完手术的妻子熊荣会躺在病床上,虚弱地说:“孩子他爹,你赶快回去,小姑和小妹在这里,村里还有好多事要做呢!”
有这句话,李立安的心里踏实多了。地震是天灾,是不可抗拒的,但在灾难面前,平时料想不到的许多事情出现了,让人感动,也让自己感动。他愧疚的看着妻子,轻轻说了一声:“好的,你安心养病,过几天我再来看你。”说完,含着热泪离开病房,又急匆匆返回江边村。
在往后的十几天里,李立安一直奔走在抗灾救援一线。搭建帐篷、转移财物、发放物资、观察堰塞湖水位、规划过渡安置区、谋划灾区重建……夜以继日的劳累、纷繁零乱的工作、像大山一样重重的压在他的心头。但每当他站在废墟上,看着满目疮痍的家园,他的心里不仅有悲伤,有苍凉,有伤感,还有憧憬和希望。他心里明白,地震之后,各级领导对灾区倾注了巨大的关怀和支持,乡亲们也在抗震救灾中获得了新的力量,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江边村的震后建设一定会更加顺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一定会更加美好!
2014年11月,中共云南省委授予李立安优秀共产党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