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乡有个干扶贫的“汪大妈” ——记全国扶贫系统先进工作者、南涧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汪德芬的扶贫人生

发布时间:2016-10-31 18:30:52   来源:大理州纪委

看望残疾人

在无量山深处,南涧彝族自治县的贫困乡村间,忙碌着一位朴实善良、和蔼可亲的“汪大妈”, “汪大妈”,是南涧妇孺老幼、各级干部对她的称呼,包含着尊敬和温情,更是人们对她为南涧县扶贫事业所做出的奉献的由衷褒奖,她就是贫困群众的贴心人汪德芬。汪德芬经历非常丰富,她当过村社长、赤脚医生、新法接生员,当过小乡副乡长、村公所主任,也当过乡镇副乡长、乡长,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深受百姓的信任,2001年起任南涧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是大理州第一位县(市)女扶贫办主任,也是全州任职时间最长的扶贫办主任。多年来,她热心扶村扶户扶学生,努力帮扶困难群众,是一个群众喜欢的干部,一个受人欢迎的扶贫人。

不走寻常路的“铁娘子”

时至今日,身边的熟人还会开玩笑,汪大妈下了一转乡就抱回个胖娃娃来,这个工作干得值!二十年前,身怀六甲的汪德芬已养成一个习惯,每天要到高寒贫困的彝族村寨转一趟,帮彝族妇女接生,为彝乡人解决困难问题,有老人对她说:“这个大妈,看你的样子怕是快要生了,你不能再这样劳累了,我们都巴望你来村里帮我们,但看到你这个样子,我们都心疼,你先回去把孩子生了再来吧”。她说:“还没有把你们的事情办完,看着你们这样困难,我就不忍心放下,这样吧,我跟娃娃商量商量,等把你们的事情办完了,我就把他生下来”,风趣的回答,引来一片笑声。她给彝族妇女传授孕产知识,用新法接生了60多个健康小娃娃。农历10月29日晚,在庙山村忙碌了一天的汪德芬,刚吃过晚饭就感到腹痛难忍,11点左右,在村里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娃娃。

汪德芬有“疑心病”。2001年她担任南涧彝族自治县扶贫办主任,国家扶持群众消除茅草房、垛木房、叉叉房,全县统计后拟上报148户,在审核这个数字时,感觉不对劲,就拿她任过乡长的乐秋乡来说,一个乐秋村委会的苗族村的茅草房都超过100户,全县怎么可能只有148户?她马上带领工作人员下乡调查核实,走遍了南涧80个村委会1600多个村,发现乐秋乡的茅草房最多、沙乐乡的垛木房最多、得胜乡的土毡房最多,新民乡的无房户多。功夫不负有心人,全县共1600多户茅草房、垛木房、叉叉房、土毡房和无房户,全部上报都得到上级扶贫部门的扶持,争取到扶贫资金500多万元,这是南涧全面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最大的扶持资金。千百年来,乡民第一次盖自己的房子还得到政府扶持,家家推倒茅草房重建大瓦房,个个老百姓都非常高兴,汪德芬一进村就有人喊“汪大妈,我家有新房子了,多谢你”。汪德芬一边询问村民建房情况,一边盘算着如何让民族地区扶贫工作上一个台阶,让更多的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帮扶,琢磨出一条适合南涧扶贫的“五新之路”,确立了“建设新村庄、培植新产业、培养新农民、建立新机制、塑造新形象”的模式,当时编印的一本本画册成了名副其实的南涧扶贫“阶段编年史”。建设了大乌木龙、红李子树、三节田等一批新农村,过去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一天变了一个样,村容村貌大有改观,成了让人交口称赞、流连忘返的美丽新村庄。南涧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成为了全州的一面旗帜。

看望建档立卡户家建房

她帮助穷人“不小心”扶出增收产业

汪德芬深深地知道,南涧贫困的“病根”是没有增收的产业,更没有发展资金,根治贫病的“特效药”就是产业扶贫。那年,不请自去,汪大妈“硬挤”进省小额信贷培训会,争取资金成立工作站,把小额信贷扶贫资金送到宝华镇石洞寺村民手中。在返回途中,急性阑尾炎发作了,疼痛难忍,就在简陋的宝华镇卫生院做手术割了阑尾,有村干部看了心疼不忍:“我们的汪大妈跟贫困过不去,为什么偏生工作又跟她的身体过不去!”农民拿到扶持资金,解决了无抵押物、贷款难问题,宝华镇石洞寺村民开始养猪,发展最快的养了600多头猪,当年增收30多万元。此后,小额信贷资金扩大到1600多万元,信贷扶贫工作在全县推开,宝华镇红李子树村、南涧镇把启者村,无量山镇和平牛街村等许多村民都享受了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全州的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现场会议在南涧县宝华镇召开,各县市向南涧学习信贷扶贫工作经验,国家扶贫基金会专家调研后,给予高度评价,从此,她认定了扶持产业是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

村民周国安在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的高寒山区养了大批无量山乌骨鸡,鸡养大了卖不出去,攒了300个鸡蛋到镇上去卖,背着鸡蛋走山路,不留神滑了一跤,蛋全坏了。汪大妈得知后只说了一句:“酒香也怕巷子深”,随即,开始着手帮他扩大宣传,联系客户,并给予资金扶持。积微成著,他的养殖能力从每年800多只扩大到100000多只,年利润从8500元增加到75万元。无量山乌骨鸡原生态的养殖方式、高品质的肉质和纯正的口味,吸引了大量客商,昆明福照楼等高档酒店到南涧定点买鸡,带动86户群众共同发展推广,进而在全县推广规模养殖,成为云南省六大名鸡之一,无量山乌骨鸡产业成为南涧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碧溪乡和乐秋村委会1000多户群众想种植泡核桃,但是没有种苗没有肥料,地里也不通水不通路,南涧县红云核桃加工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扶持了200多户种植户,但资金不足扶持不到位,汪德芬带领扶贫办同志认真调查后,申报产业扶贫项目,争取资金200多万元,扶持农户种植泡核桃,架设水路,修建水窖等,聘请农民进厂做工,高峰期日用工300多人,记件工资最高的发到300元/天,帮助龙头企业开发产品树立品牌,企业定出收购核桃的保护价,保证农民能卖完所有核桃,鼓励农民对核桃进行深加工,给核桃去壳烘干,精加工制作蜂蜜核桃、核桃糖、核桃姜糖茶等十多个特色产品,国内销往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江苏等地,国外销往迪拜、马来西亚、泰国、沙特阿拉伯等国,2015年公司产值2亿多元。

无量山中有个樱花谷,三座山坡种植着大量茶树,茶树间种上千株冬樱花用于茶树遮阴,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樱花竞相开放,在绿色的茶园映衬下,形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惊艳了无数游人。美丽的樱花谷属台商经营管理的华庆茶厂,南涧彝族自治县扶贫办扶持的茶叶龙头企业,后来因为樱花影响茶叶产量铲除送人。汪大妈笑了“你们带着村民致富就是在干一个美丽的事业,既然是美丽的事业,就让它多一些点缀吧!”这不是一个寻常女人的“爱美之心”,却是汪大妈的“别有用心。”要求保留一部分樱树,以保持水土保护环境,当樱花盛开时,让人喜爱,又从附近的山上移栽了数株,接着又繁育了大量樱花苗栽到了茶园各个角落,成就了现在的樱花谷,在樱花下的茶园中,农民工学到了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和茶厂管理技术,提高了整体素质,不仅做强了茶叶企业,华庆茶叶远销海外,而且激活了乡村旅游,带动了一方群众致富。

项目检查验收

扶贫也是自家的事

“扶贫不难干,看着娃娃不得读书,看着老人不得医病,你要是想成是自己家的娃娃老人,做事的力气就来了”。这就是汪德芬的“扶贫自家论”,一直以来,她就是靠着这套“理论”为老百姓干了一件又一件的实事。

新政村12岁的小女孩山丫放学回家,像往常一样手脚麻利地喂猪、做饭,吃完晚饭后说:“奶奶,帮我拿一下妈妈春节带回来的好看衣服,我明天要穿得漂漂亮亮的去上学”。“不过年不过节的,穿新衣裳做什么”奶奶问道。“老师说汪大妈要来看我们”,“哦,好好好,找给你,明天我也跟你去上学”。“啊!你老人家也要上学”?孩子纳闷。“去看看我们的汪大妈”奶奶笑着说。汪德芬联系江苏张渝光先生等社会爱心人士到南涧贫困小学献爱心,张先生坐80多公里崎岖不平的乡村公路又走了几公路的山路到学校,他看到破烂不堪的教室,当作课桌的木板旁整齐地坐着一排排学生,呼啸而来的寒风中,衣着单薄的孩子瘦弱的小脸上挂满了笑容,他情不自禁当场确定捐助两个学生,走出学校,看见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背着一个更小的孩子,边擦鼻涕边望着学校,他才知道还有孩子渴望能够上学,当即举起了相机,就有了轰动全国的《远山的呼唤》这张照片,照片打动了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通过扶贫办捐资捐物价值1亿多元,捐建希望小学7所。后来,扶贫办牵头形成机制,全县干部职工捐款301.31万元建立教育扶贫专项基金,对考上一本的贫困学生扶持3000元,对考上二本的贫困学生扶持2000元,全部用于南涧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一次,在调查茶叶产业的途中,经过一座大山,看见两个老人养了6桶蜜蜂,在山顶上建了一个两间小屋,一边关牲畜一边住人,房顶朽坏,用塑料纸遮挡雨水,非常艰难。了解到老两口只靠低保生活着,以前用着煤油灯,近两年他们没力气去镇上买煤油了,晚上就用火把照明,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点上电灯。但由于位置偏远再加上独门独户,架设电线到这里的需要6万多元,这个费用是养蜂老人无法承担的。汪德芬认为这是精准扶贫的体现,决定帮助养蜂老人实现愿望。她马上安排扶贫安居项目给老人建了新房,联系一家太阳能爱心人士,免费赠送给养蜂老人太阳能电池板和一台电视机,电通以后老人高兴得合不笼嘴,他说“我70多岁的人了,第一次有了自己瓦房,有了自己的电灯,还看上大电视,就像做梦一样,真想不到,活到最后还会有这种幸福”。这是2015年10月17日大理州委、州政府邀请汪德芬在第二个扶贫日《向扶贫宣战》公益晚会上讲述的一个扶贫故事。通过大理电视台直播,汪德芬走出了南涧县,成为大理州妇孺皆知的“汪大妈”。

“老实说,我对扶贫是又爱又恨!爱这个‘扶’字,恨这个困扰了老百姓千百年的‘贫’字。”这是一个女人的执着和坚守,多年来,汪德芬要么下乡看项目,要么去省州争取资金,经常几天不着家,没时间洗衣做饭,也没时间照顾孩子,两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从未参加过一次家长会,她说,自己是个不称职的妈妈。心系群众,情满山乡,汪德芬对贫困群众充满着爱心和细心,换来了贫困群众的幸福生活,得到父老乡亲的赞扬,“无量山汪大妈”成了南涧县扶贫工作的品牌,更是大理州扶贫人的一张响亮名片。(关胜章 白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