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突出民族特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4-04-22 10:45:51   来源:云南省纪委

近年来,新平县以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原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寓廉于物”、“寓廉于乐”、“寓廉于景”、“寓廉于史”、“寓廉于文”,在传承、保护民间民族文化和发展民族特色原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一、以民族特色建筑为载体“寓廉于物”。充分挖掘彝族、傣族民族特色建筑中蕴含的廉政元素“寓廉于物”。一是依托彝族文化长廊,弘扬彝族勤劳勇敢、热爱和平、追求幸福、崇尚廉洁的民族精神。在县城平甸河两岸以环河护栏的形式修建了获世界吉尼斯纪录认证的“世界最长的彝族浮雕文化长廊”—新平彝族文化长廊。长廊全长7公里,共有经典彝族文化浮雕3317幅, 涵盖了彝族的史事史籍、创世神话、英雄传说、爱情故事、宗教礼仪、彝族风俗等内容,荟萃了《查姆》、《梅葛》、《勒峨特依》、《阿细先基》等史诗,记载了彝族先民自创世以来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彝族经典文化和新平彝族的历史文化、风俗风情,宣扬了彝族文化中的淳朴善良、勤劳勇敢、崇尚廉洁的民族精神。二是依托花腰傣文化传习馆,弘扬花腰傣崇敬自然、热爱生活、追求自由、崇尚正义的民族精神。在漠沙镇南碱村、大沐浴村和戛洒镇新寨村修建了3个花腰傣民族文化传习馆,收集展出了一批反映花腰傣风情习俗的历史文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民族服饰等,充分展示了花腰傣逐水而居、崇拜万物有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民间民族历史渊源和历史文明。三是依托聂耳母亲文化展览馆,弘扬聂耳精神。在聂耳的母亲彭济宽女士早期生活过的漠沙镇南薅村修建了“聂耳母亲文化展览馆”,收集整理了一批彭济宽女士早期生活的生活物品、图片资料、考证史料等,生动再现了聂耳在母亲的教育引导下成长为“人民音乐家”的历程,展现了一位伟大母亲勤俭持家、深明大义的慈母情怀,弘扬聂耳精神,激励后人爱国、创新、成才。

二、以民族特色文娱活动为途径“寓廉于乐”。充分借助地域特点突出民族风情浓郁的各种民间民族文娱活动“寓廉于乐”。一是以大众广场民族舞为主导,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先后投入8556万元修建县城民族文化广场、中心广场、小花园古戏台和乡镇文化广场等活动阵地。通过定期或自发的开展广场主题文化活动,组织干部群众集体同跳具有浓郁彝族、傣族特色的民间民族舞蹈,传承民族文化,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二是以民间民族文艺队为龙头,传承民间民族文艺,宣传廉政知识。全县共组建在民间民族文艺队、民间文艺协会129支。文艺队经常在本村、周边乡镇(村)或县城活动演出,自编、自导、自演民族歌舞、花灯戏剧、民族小调、民歌、方言小品等极具地方特色、民族特点的文艺节目,讴歌新平改革创新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宣传廉政知识。如彝族歌舞《舞动的彝山》、彝族花鼓舞、烟盒舞等,傣族歌舞《花腰韵》、《傣雅银铃操》、《梅哈亮银》等节目不仅深受群众喜爱,而且享誉省内外。三是以“三进”活动为抓手,普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录制6套不同风格的民族歌舞节目、民族健身操,编撰《新平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读本》,在全县中小学中普及和传承,使中小学生了解和掌握新平悠久历史、灿烂民族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高尚情操。开展民族文化、廉政文化进社区、进村寨活动,辅导培训民族小调50首、民歌24首、编排歌舞节目36个、培训民族文化知识12期,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学习和展示自身文化的自觉性,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以民族生态旅游景点景区为载体“寓廉于景”。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推进民族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以景点景区为载体“寓廉于景”。一是以县城景点景区廉政楹联为载体,咏物、写景、励志、倡廉。以创建中国楹联县城为契机,在县城人员密集、群众休闲娱乐聚集的桂山公园、水上公园和小花园的文化长廊、亭子悬挂以咏物、写景、励志、倡廉为主要内容的楹联62副,如“四千里河山金稻香烟鲜花硕果呈新貌,十七族群众勠力同心改地换天建小康”等,描绘新平美景、陶冶情操,展现建设成果、凝聚力量、鼓舞斗志。二是以民族生态旅游区为阵地,打造“廉政楹联一条街”。在以花腰傣风情为主的民族生态旅游区——戛洒镇花街悬挂以展示绚丽多彩的花腰傣饮食、文化、生产生活习俗、婚恋、服饰等为主题的楹联180副,打造“廉政楹联文化一条街”,如“花腰傣,奇风异俗,万种柔情臻大美;戛洒江,百转千回,一腔母爱润新平”等,展现民间民族优秀文化成果,颂扬民族团结、繁荣发展。三是以“神秘哀牢之旅”宣传为依托,渗透清廉思想。依托境内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磨盘山、石门峡、南恩瀑布、耀南山等旅游资源,借助打造“神秘哀牢之旅”品牌机遇,组织搜集、整理了一批关于哀牢山的广为流传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近代英雄人物故事,如《“新平”县名的来历》、《白银与老厂》、《陆军少将尉迟凤岗》等,编入旅游宣传资料,丰富了景点景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展示了新平的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渗透了清廉思想。

四、以历史典故文物遗址为阵地“寓廉于史”。充分发掘新平悠久的历史文化、传说典故以及革命遗迹遗物,弘扬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寓廉于史”。一是以革命遗址为阵地,继承革命光荣传统,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平县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是滇中区第一个建立县级人民政权的县,是滇中区十三个县的指挥中心,滇中独立团长期在新平浴血奋战,在各地留下了革命斗争足迹。新平县于2010年对县域弥足珍贵的35处革命遗址进行了普查,发掘丰富的党史资源和革命精神内涵,并汇编成《红色印记》一书,继承和弘扬革命先烈和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荣传统、革命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以红色旅游景点为载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陇西氏族庄园打造成为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为一体的旅游景点。陇西氏族庄园是新平土司制历史的缩影,也是滇中解放战争中最为惨烈的阵地。通过对外旅游开发,让游客领略新平传统园林建筑的魅力,认识“滇南匪霸”李润之的反动本质,重温哀牢山革命斗争血雨腥风的历史,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在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平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建兴乡帽盒山修建了帽盒山革命斗争史展览馆,内置展板、历史照片、实物等,牢记历史、缅怀先烈、激励后人。

五、以民族文艺刊物为平台“寓廉于文”。以宣传经济社会发展、讴歌改革开放、反映民族风俗风情为主旨的文艺刊物为平台“寓廉于文”。一是以文艺刊物为平台,宣传廉政文化。县文联创办《哀牢山》文艺季刊,开辟专栏刊登以反腐倡廉建设为主题的小说、散文、诗歌,如《磨盘山之魂》、《革命回忆录》等作品,讴歌先烈、崇尚正义。目前,已发行《哀牢山》季刊80期,发表文艺作品3200余篇。二是以学会活动为中介,宣传廉政文化。县楹联学会、诗联学会主办《新平艺苑》刊物,刊载诗词楹联、书法绘画作品,传承诗词艺术、书法艺术,培养高雅情趣、抵制腐朽奢靡之风。印发《新平艺苑》8期,刊发诗词、楹联、书法绘画作品200余条(幅),编辑出版《新平诗联选》图书9集。三是以文化专辑为平台,宣传廉政文化。县文联编辑出版了《中国云南新平花腰傣文化大观》涵盖了历史渊源、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民风民俗、建筑名胜等内容,展示了花腰傣古老而又神秘的独特魅力。2003年,又编辑出版了《中国彝族精典文化图集》连环画,分上、中、下三册,以2019幅图涵盖彝族的史事史籍、创世神话、英雄传说、爱情故事、宗教礼仪、彝族风俗等为内容,绘画图集1200多页,聚彝族文化之经典,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彝族由古及今的厚重文化底蕴。(新平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