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称他“老县长”\\称呼里充满由衷的尊敬\\他乐意这样的称呼\\虽然他已是副厅官衔\\有关他的轶事 \\十天十夜也说不完 \\如果你到过贡山\\街头补鞋的大爷都知道老县长的故事一二 \\ 如果你到独龙江\\你可能一不小心就遇到老县长\\在独龙江的草果林里\\我真遇到了他 —— 其实也没有什么\\不过是个身材不高、脸庞堆满微笑的老人\\朴素的着装和山民无二\\他跟你讲话\\没有那种“公仆”式的官腔和套话\\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直来直去 实实在在\\如果在山道上遇到\\谁也不会多看一眼\\但我并不失望\\我开始更崇敬这位老人\\ 让我重新审视了人生 \\ 一个人的高大 \\真不在身材或者着装。
核心阅读:新中国成立前还处于父系社会家庭公社时期的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几年里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独龙族干部高德荣在这几十年中,始终如一地在为独龙族群众脱贫做着自己的贡献。他“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不仅受到当地群众的称赞,这份数十年不变的“民族情怀”更令人感动。
日前,记者在贡山县采访中,明显地体会到无论是干部官员,还是当地群众,只要认识、熟悉高德荣的,都无不为他对群众、对家乡、对民族的深情所折服。
微名片
从1979年在贡山县独龙江乡巴坡完小任教并担任独龙江公社代理扫盲干事开始,高德荣便将他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独龙江乡的建设发展上,那时他只有25岁。1984年至2005年,高德荣先后担任贡山独龙江区乡党委书记、贡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等职务。
2006年2月,高德荣当选为怒江州人大常委会任副主任。可他一句:“独龙族同胞还没有脱贫 我的办公室应该设在独龙江。”组织上又将他派往独龙江工作。现在,高德荣已是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并且已从一线岗位上退下。但他继续担任怒江州委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领导小组副组长,为独龙江乡的发展、独龙族群众的脱贫致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高德荣精彩言论摘录
独龙族父老兄弟姐妹是平等的,没有头人。如果有头人,那就是共产党。
没有党的培养,你什么都要不是,不能当一点官就自以为是。
教育上不去,发展就上不去,我们再不能生产文盲和穷人了。
发展起来了,问题也会多起来,不要怕问题,让问题怕我们。
独龙江大雪封山,但观念不能封、学习不能封、工作生产不能封。
我们当干部、当领导的能不能走群众路线,首先看对群众有没有割不断的实实在在感情。
当干部、当领导的如果不务实,指挥棒就会变成“搅屎棍”。
我不怕得罪人,就怕成罪人。
上级照顾我们、其他兄弟民族支援我们,是因为我们落后,戴着落后的帽子一点都不光彩,太难看了。不要总想起伸手要,要多想想如何放手干。
对一个领导来说,自己的私事再大也是小事,群众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
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走来,是我最大的快乐。
一大堆计划不如为群众办一件实事。
镜头1:
“独龙江不能再生产穷人”
1954年,高德荣出生在独龙江畔。由于家境贫寒,他只能一边劳动,一边读书。当时由于没有现成的教学课本,老师只能从《毛泽东选集》上随机找些文章来进行教学。因此,年幼的高德荣便对“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类的话语记忆深刻。
1979年,已从怒江州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四年的高德荣被调回家乡的独龙江巴坡完小任教。与高德荣一起工作过30余年的贡山县原政协主席赵学煌回忆说,在那个年代老高(高德荣)就非常重视独龙江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非常关爱学生。“上世纪80年代初,独龙江乡还处在计划经济的时代,物资供应比较紧张。”当时负责整个独龙江乡的物资调配赵学煌说,“有一次老高看着自己的学生身体太差,便冲进我的办公室叫我多给他些肉,一边说老高一边流下了眼泪。”
每年独龙江大雪封山期间,高德荣家里总是有一群独龙江的学生。学生放假因雪封山回不去了,高德荣就把县城和外地读书回来的独龙江学生喊到家里居住生活。爱护学生,重视教育,高德荣深知只有教育搞好了,独龙族群众才能够真正脱离贫困。他常说:“教育上不去,发展就上不去,我们不能再生产穷人了。”
怒江州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稳宜金对一件事情一直印象深刻。他回忆说,有一年,大雪封山在即,而新招聘的16名教师和医务人员却需要立马赶赴独龙江工作,时任县长的高德荣亲自护送他们进独龙江。大雪已经覆盖了通往独龙江的路,重感冒中的高德荣坐上第一辆车开路,艰难地在雪地里前行。一路上不知多少次要用手刨开雪寻找道路,整整一天,车队只行进到独龙江公路48公里处,车队就地露营。第二天一早,雪地行走经验丰富的高德荣又继续在风雪中刨雪探路,不一会,他的头发、眉睫都结了冰。经过艰难的过程,车队安全抵达独龙江乡。
“在高德荣的眼里,教师就是独龙江的宝贝,独龙江的群众实在太需要他们了。”稳宜金说。而今,独龙族不仅有了自己的小学和中学,还有上百人考上了大学。
镜头2:
独龙人必须走出独龙江
过去的独龙江乡,石拱桥和水泥桥过去一座都没有,人们渡江只能靠溜索。作为独龙族高德荣深知,如果没有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住在高山密林中的独龙人便永远也走不出独龙江峡谷。
1999年,经过历时四年的修建,贡山县城至独龙江乡通了公路,独龙族人乘车去县城只需9个小时,运输成本大大降低,行进时间大大缩短,办事效率大大提高。而高德荣几乎参与了整个独龙江公路修建的过程。
独龙江公路沿线山势险峻、沟谷纵横、地质结构复杂、气候环境恶劣,可以说修建难度相当大。在修建过程中,高德荣经常带人沿途考察。“当时我还是交通局局长,老高带着我,一起跟着工程队掘进。他对这里的整个环境太熟悉了。”贡山县副县长郭建华这样告诉记者,“他还是一个观念非常超前的人。那时我们只想着赶快修通这条公路,而他却已经提出路必须修通,但是不能破坏沿途的植被。”
据相关人士的回忆,高德荣在1996年独龙江简易公路挖建时就提出:力争最大限度保护好沿途的植被资源!“既要发展也要生态,现在这个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在当时对于急于走出封闭的独龙族来说,这样的观念是宝贵的。”郭建华说。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现在依然是高德荣开展工作遵循的重要原则。他在每一次下工地、进村子时总要强调保护植被。有个别施工队和群众有乱砍乱伐树木行为时,如果被发现,高德荣不仅当场严厉批评,还会不讲情面地向乡林业站举报。
贡山县林业局局长肖永福曾对高德荣说:“您一个人对独龙江动植物的保护,超过我们7至8个森管员的力量。”
走出封闭,保护了环境,高德荣现在有另一个更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尽快打通独龙江和高黎贡山与毗邻国家的口岸通道,尽快实施“南下北上、东进西出、打破口袋底”的交通发展战略,将现在的公路向北延伸进西藏,向东连接起迪庆。这样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整个怒江州的交通“瓶颈”问题,而且还可以将独龙江与西藏的察隅、迪庆的梅里雪山合成一个环行旅游线路,让美丽的独龙江成为滇西北最富魅力的旅游胜地。
镜头3:
为贫困少数民族发声
2003年至2008年,高德荣担任了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独龙族的唯一代表,高德荣多次在全国“两会”上呼吁国家对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2005年2月13日,云南省贡山县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雪灾。高德荣县长夜以继日奔波在灾区。10多天里,他跑遍了怒江沿岸的20几个村委会。每到一处,他挨家挨户了解灾情、慰问灾民,深入第一线带领干部群众抢险救灾。
当时,丙中洛乡是受灾较为严重的一个乡,交通和通讯全部中断,数天以来都难以恢复,此事揪着高德荣的心。2月27日,他决定再次到丙中洛乡视察灾情,组织运送救灾物资。由于2月28日,高德荣要起程前往北京参加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贡山县政府办公室的同志建议他不要去了,留在县城指导工作,但他执意要带领视察组再走一趟。
“那天的雨特别大,从贡山县城到丙中洛乡的公路多处出现雪崩和泥石流,特别是在接近怒江第一湾的路段,因雪崩发生泥石流,不断有滚石砸落在路上,汽车为躲让落石左逃右避,平时半个多小时的行程足足用了两个半小时。”原贡山县委宣传部部长,现怒江州总工会常务副主席王新宇说。
3月5日下午,在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云南代表团举行第一次全团会议时,高德荣发言说:“贡山县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雪灾,灾害造成6人死亡,22人受伤,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
“在特大雪灾面前,贡山县的基础设施不堪一击。就连国家帮助新修不久的独龙江公路,在这次雪灾中也未能幸免。”高德荣毫不隐讳地说,“当前,贡山县亟待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就是加快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把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高德荣每次参加全国“两会”都呼吁,我们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国家应给予重点帮助和支持。同时,应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和科技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优先安排资金,帮助这些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我是人民选出来的县长,也是人民选出来的全国人大代表,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和担子的分量。”在一次发言开始前,高德荣做了这样的开场白。
镜头4:
“工作狂”离不开家人支持
在同事眼里,高德荣是个聪明、执拗的“工作狂”,他的工作地点都在车上、乡镇、村寨和各部委办局里,所以如果看到老高在办公室里,要么是开会,要么是约了人了。因为高德荣非常勤于下乡调研,对乡情、村情都非常熟悉,乡镇领导也都怕他来调研,就因为有些情况高德荣比他们还掌握得清楚,而且他从不听干部的汇报工作干得好不好,而是入村入户去调查、了解情况。工作结束,天色暗下来了,看到村子里哪家的灯还亮着,他就会进屋里坐下来和村民拉家常,碰上老弱病残的,他总会给对方留下一两百块钱。
在高德荣的儿子高黎明的记忆里,父亲的工资、津贴很少用于家里开销。“像试种草果的费用,我父亲都把自己的津贴用了进去。”高黎明说,“我和我姐姐从小到大的学费几乎都是用母亲的工资。”
大部分精力投入工作,也让高德荣不太顾得上家庭的生活。在当地,熟悉他的人都常说一个段子。在女儿结婚时,高德荣没有出席婚礼,而儿子结婚时高德荣也只是参与了十分钟后,便又离开赶赴工作岗位。
面对父亲这样的做法,高德荣的儿子高黎明说:“事情发生的时候要说没有一点抱怨,那是不可能的。但父亲这几十年对工作的态度都是这样,他是在为整个独龙族做实事。我们都理解他。”
没有家人的支持,高德荣的工作也不会进行地那么顺利。他的妻子在县医院当医生,平日里工作也很忙,和高德荣一天也很难碰上一次面,因为往往她睡着了,高德荣才回来,她起床时,高德荣早已出门了。但就是这样,妻子每天都坚持给他做晚点。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在高德荣家的厨房里有一个小土罐,每当高德荣回到家,都能吃上土罐里热乎乎的牛奶煮荷包蛋。牛奶还是他的妻子专门从迪麻洛村订来的鲜奶。
如今,高德荣的妻子已经退休并跟随高德荣常驻独龙江乡,见证那里日复一日的变化。
镜头5:
带领独龙族迈向“第三次解放”
在高德荣的眼里,独龙族人民获得了三次解放,第一次解放是新中国成立,使独龙族人民获得了民主政治权利,实现了从“野人”到人的跨越;第二次是独龙江公路的修通,使独龙族人民获得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发展环境。现在正在实施的独龙江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抚行动计划则是第三次解放,独龙族将因此从贫困迈向小康,实现发展的大跨越。
高德荣离开贡山县县长的岗位后,那里的群众还是习惯尊称他为“老县长”,而他也乐意接受这个称呼。独龙江乡黑娃底村的肯啊勇一提起“老县长”高德荣,话便多了起来。作为高德荣定点帮扶的一户农户,肯啊勇一家对高德荣充满感激之情。
回忆起初次遇见高德荣的情形,肯啊勇影响最深的高德荣并未做自我介绍。“当时是独龙江公路修建的时候,当工程队推进到我们家附近的时候,我便看见一个大叔向我走来询问我们的生活情况。当时觉得老县长只是一个普通的邻家大叔。”肯啊勇回忆说,“直到他后来教我们种植玉米土豆时,我们才知道他原来是位官员。”
在独龙江乡、在贡山县,这位受人爱戴的“老县长”带着群众一步步脱离贫困。在当选为怒江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后,高德荣要求组织将自己派往独龙江工作。他常说:“独龙族同胞还没有脱贫 我的办公室应该设在独龙江。”2010年1月,省委省政府启动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项目,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总投资约10亿元,实施“安居温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素质提高工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六大工程,高德荣担任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项目小组副组长。
几十年里,无论担任什么职务,身处什么位置,高德荣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一线带领独龙江乡干部群众探索发展之路。如今,独龙江畔草果飘香,国家免费建盖的一幢幢别墅式的农家小院拔地而起,宽敞平整的柏油路通向独龙族村寨;独龙族群众和山外的城里人一样享受上网、通话、看数字电视……
镜头6:
写给“老县长”的诗
当地一切变化都和高德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当地流传着一首诗名为《老县长---致贡山县老县长高德荣》,表达了当地群众对高德荣的爱戴。这首诗这样写道:
人们都称他“老县长”\\称呼里充满由衷的尊敬\\他乐意这样的称呼\\虽然他已是副厅官衔\\有关他的轶事 \\十天十夜也说不完 \\如果你到过贡山\\街头补鞋的大爷都知道老县长的故事一二 \\ 如果你到独龙江\\你可能一不小心就遇到老县长\\在独龙江的草果林里\\我真遇到了他 —— 其实也没有什么\\不过是个身材不高、脸庞堆满微笑的老人\\朴素的着装和山民无二\\他跟你讲话\\没有那种“公仆”式的官腔和套话\\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直来直去 实实在在\\如果在山道上遇到\\谁也不会多看一眼\\但我并不失望\\我开始更崇敬这位老人\\ 让我重新审视了人生 \\ 一个人的高大 \\真不在身材或者着装。
记者手记:
有人评价高德荣是一个伟大的凡人。我想说他平凡,是因为他做的都是一件件具体的小事,而说他伟大,则是因为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做着这些小事。当然,每一件小事的背后,都倾注着高德荣对当地各民族群众最深切的关怀。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说,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高德荣,这个拥有近三十年党龄的独龙族干部做的不正是这个吗?
云南网记者 李自超